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港神社遺構整修 面目全非

整修後石垣被移除,還砌起白牆增建欄杆。(記者花孟璟攝)

整修後石垣被移除,還砌起白牆增建欄杆。(記者花孟璟攝)

2021/12/28 05:30

未先文資評估 文史團體痛心百年擋土牆就這樣沒了 縣府:若確實有文資身份會挽救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設於一九一六年的「花蓮港神社」,戰後更名忠烈祠,神社建築於一九八一年改建成仿古宮殿式樣,神社僅存擋土牆遺構,但昨天文史工作者黃家榮卻發現,擋土牆遺構整修未先申請文資價值評估,被整修得面目全非,黃家榮說,百年擋土牆就這樣沒了,令人心痛、遺憾。

發包整修工程的縣府民政處表示,三年前大地震造成忠烈祠多處損壞,縣府逐年編列預算修復,民政處副處長李葳強調,如果確實有文資身份,將盡最大努力挽救彌補。

事前兩度提醒 議員質疑公然破壞

縣議員魏嘉彥說,工程進行前他二度發文給縣府,提醒依文資法十五條規定,超過五十年公有建物在處分前,應通報主管機關文化局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民政處去年十二月底也有回函,將會文化局進行審議,沒想到不但沒通知文化局、沒有文資審議程序,工程還直接破壞花蓮港神社擋土牆,民政處長甚至在上月總質詢答詢時稱「沒有破壞到任何具有文化資產的東西」、但也坦言「可能有疏漏,公文沒有傳達到文化局」,對於公然破壞神社遺構,魏嘉彥表示深感不解與遺憾。

文史工作者黃家榮指出,前天驚見擋土牆外表被整修到完全破壞殆盡,原擋土牆上的水泥石垣已被移除,外觀砌上白牆、增建欄杆。「破壞了再談修復為時已晚」,擔憂「古蹟回不去了」。

水泥石垣被移除 砌白牆增建欄杆

文化局文資科長黃用斌表示,未收到民政處來函要求對忠烈祠工程進行文資評估,但若管理機關違規未通報,也沒有罰則。縣府十年前曾進行全縣性文化資產普查,忠烈祠未發現有文化資產保存潛力,他也坦言,宥於政府財力及人力,無法所有古蹟潛力點都被篩選出來。

黃用斌強調,將再邀專家現勘檢視遺構現況、比對老照片,由於遺構已被整修,是否仍有文資價值且值得再用公共資源來保存維護,有待專家評估。

花蓮港神社遺構擋土牆,牆上有古色古香石垣。(黃家榮提供)

花蓮港神社遺構擋土牆,牆上有古色古香石垣。(黃家榮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