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北醫AI判讀3分鐘揪肺癌 領先全球

AI輔助病理科醫師診斷,紅色熱區為AI預測
的癌症區塊。 (北醫提供)

AI輔助病理科醫師診斷,紅色熱區為AI預測 的癌症區塊。 (北醫提供)

2021/02/27 05:30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肺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之首,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肺部腫瘤不需人工標註的全玻片病理影響辨識系統」,準確率達九十五%,領先全球。

第一作者、北醫教授陳志榮表示,過去做胸腔穿刺檢體報告需時一週,透過該系統隔天就可取得報告,相關論文於二月十九日刊登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該套人工智慧(AI)系統運用北醫附醫、萬芳、雙和三家附屬醫院近廿年的肺部腫瘤病理玻片,掃描整理為資料庫。陳志榮說明,這些病理玻片都是經X光、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等檢查後,經醫師穿刺或開刀取出的肺部腫瘤組織所製成,統計逾九千張,由多位病理專科醫師一張張標註出病灶及非病灶區域,再交由AI不斷學習修正後,這套系統的診斷準確率高達九十五%左右。

陳志榮表示,該套AI辨識系統可直接透過全玻片,且不需人工標註,就能自動判讀腫瘤是良性或惡性,如為惡性腫瘤,可再進一步區分肺腺癌或肺鱗狀上皮細胞癌,再由病理科醫師彙整AI提供資訊進行最後確認診斷,若以每位病患八到十五張病理切片計算,傳統僅由病理科醫師執行的判讀時間約十到十五分鐘,利用這套系統只需三到五分鐘即可完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