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官民攜手保育 嘉縣山麻雀復育有成

山麻雀公鳥正在吃小米。
(嘉義林管處提供)

山麻雀公鳥正在吃小米。 (嘉義林管處提供)

2020/10/07 05:30

〔記者蔡宗勳/嘉義報導〕為保育瀕臨絕種動物山麻雀,嘉義林區管理處啟動保育行動,在山區懸掛巢箱、設立餌站及種植食草,結合社區、小學保育,今年已有40對山麻雀利用人工巢箱繁殖,92隻幼鳥離巢,比去年增13隻。

前年估全台少於1500隻 族群瀕危

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說,根據調查,過去20年山麻雀分布範圍大幅縮減,前年估計全台灣總數可能少於1500隻,族群瀕臨絕種,保育工作刻不容緩。

去年懸掛巢箱、設餌站及種食草

為讓山麻雀安心繁殖,嘉義林管處推動豐食築巢保育工作,去年在梅山地區設置3處餌站,讓山麻雀繁殖前能補足體力,進行繁殖,同時在社區種植小米及紅藜,供山麻雀覓食;自然環境下,山麻雀是以樹洞為巢穴繁殖,但樹洞數量有限,山麻雀體型小競爭力差,搶不到好的繁殖地點,因而提供專供山麻雀繁殖的人工巢箱。

去年79隻幼鳥成功離巢 今年有92隻

去年嘉義林管處透過巢箱保護至少79隻幼鳥成功離巢,今年在梅山瑞峰、碧湖、龍眼設置149個巢箱,經統計有40對山麻雀利用巢箱繁殖,至少有92隻幼鳥成功離巢;同時記錄到非利用巢箱進行繁殖有6個巢,成功離巢幼鳥15隻,嘉義林管處還使用針孔攝影機紀錄山麻雀的卵、幼鳥的成長變化。

李定忠強調,山麻雀存續和傳統山區村落農業操作行為及人類的活動相關,將持續結合山村生活及生產活動,透過生態友善行動保育山麻雀。

用內視鏡查看巢箱中幼鳥情形。(嘉義林管處提供)

用內視鏡查看巢箱中幼鳥情形。(嘉義林管處提供)

站在人工巢箱的公鳥。(嘉義林管處提供)

站在人工巢箱的公鳥。(嘉義林管處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