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建立老人專責醫師制 未必要設專醫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則坦言,老人科在各醫院都無法做大,只能做示範單位及教學單位,因不是「賺錢科」。(情境照)
〔記者羅碧/台北報導〕針對設立老人醫院,醫界多認為,更應增強各科醫師照顧老人的能力,並可建立各醫院有老人專責醫師制,或許可解決老人重複看診、領藥等問題,但因老人科不賺錢,健保給付也應依疾病程度分級給付,提高醫院設科意願。
中國醫大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林志學認為,現在老人門、急診約占各醫院三成,最大問題是太專科化,心臟科醫師專看心臟病、新陳代謝科醫師只看專長疾病與開藥,使得老人重複用藥問題嚴重。當老人醫療成趨勢,未必需成立專責老人醫院,而應讓醫師都有照顧老人能力。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也說,目前全球趨勢是每家醫院都應具有照顧老人的能力,就像歐洲醫院的住院病人八成是老人,很難區分哪家是老人醫院。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則坦言,老人科在各醫院都無法做大,只能做示範單位及教學單位,因不是「賺錢科」。一名老年病患常有多種科別疾病,醫院開設老人整合門診就須集合幾科人力,假設一位醫師看一病人花三分鐘,兩位不同科醫師一起看診加意見交流可能要十分鐘,但健保支付診療點數相同,醫院自然降低設老人科的意願。
他也認為,建立老人專責醫師制或許可解決老人重複用藥問題,不管家醫科、老人科或其他科醫師,都應具備老人醫療專業能力,為老人提供醫療建議及診治,但健保給付也須給予不同給付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