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大量暴斃 水試所養給漁民看
台西文蛤暴斃嚴重。(資料照)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今年文蛤傳出大量暴斃,漁業署預估年產量將只有往年三分之二,價格居高不下。農委會水試所推測原因包括極端氣候、養殖密度過高及養殖管理不佳等,印製千本技術手冊提供養殖戶參考,卻被指為「紙上談兵」。農委會近日進一步核定由水試所在國內文蛤主要產區進行養殖示範,「照起工」養給漁民看, 希望建立文蛤養殖的SOP(標準作業程序)。
水試所所長陳君如指出,水試所和海洋大學、嘉義大學合作,在彰化、雲林、嘉義和台南四縣市各挑一養殖戶,須有兩口面積零點五公頃以上的池子,一口由養殖戶按自己方式養殖,另一口則由計畫團隊以官方建議方式養殖,並裝設二氧化氯等水質監控設備,進行比較。
養殖疏密度、極端氣候影響產量
陳君如表示,據水試所研究,文蛤養殖的疏密程度和死亡率兩者有明顯關聯。水試所前往養殖密度過高或發生大量暴斃的文蛤養殖池,採集池中底土化驗,發現氧化還原電位都低於負兩百五十單位,表示環境會產生對文蛤有毒物質。
水試所建議,每公頃放養一百萬粒文蛤苗,規格為五百粒一斤較適當。但國內文蛤養殖戶養殖過密,台南市每公頃約放養六十萬至八十萬粒、嘉義縣約八十萬至一百萬粒,到了雲林口湖約一百萬至一百二十萬粒,彰化和雲林台西則放養超過兩百萬粒。
極端氣候也對文蛤造成影響,今年高溫,水中溶氧率越低,強降雨也會降低水池中鹽分濃度。陳君如說,文蛤養殖池的鹽分濃度是千分之二十至三十五較好,一旦遇上強降雨,鹽分濃度可能迅速被沖淡,文蛤就容易死亡。
此外,文蛤養殖池飼養一年收成後,應將池水排乾,充分翻土曝曬一個月,讓底土充分休養。但有些養殖戶收成後可能曬不到十天甚至不曬,導致底土沒有充分休養就繼續再養,造成惡性循環。
陳君如擔憂,今年文蛤量少價揚,養殖戶可能因此放養更多苗,讓死亡率更高。最近文蛤在收成、重新放養,團隊將可同步展開示範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