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勞長:1例1休應分階實施 兼顧勞資
前勞動部長陳雄文。(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一例一休上路後衍生許多爭議,前勞動部長陳雄文昨表示,勞動部不叫「勞工部」,勞動部施政需要兼顧勞資雙方關係與權益,不能偏頗,否則勞動政策將窒礙難行。
勞動部非勞工部 不能偏頗一方
陳雄文指出,現在所有勞工的福利,幾乎都需要資方買單才有辦法落實,因此在推動勞動政策時,要考慮到資方是否有辦法承受,否則最終跳票、關廠,對誰都沒有好處。
過去擔任部長時,不少人批評他是親資方的部長、為資方講話,陳雄文表示,勞動部之所以稱為勞動部,而非勞工部,就是因為不論是受僱勞工或是雇主,所有工作者都是在勞動,因此勞動部施政必須兼顧勞資雙方關係與權益,不能只滿足特定一個族群。
資方減少投資意願 影響勞工權益
陳雄文說,一例一休修法之所以造成這麼大反彈,問題在於利多釋放的太快造成社會無法負荷。「工時縮短」、「加班費增加」、「放寬特休假」與「勞工七休一」,雖是對勞工有利的政策,也是正確的方向,但是政策一次到位,卻忽略社會現況與產業結構能夠負擔的程度,造成資方的營運成本快速上升,因此降低投資意願,進而影響勞工的權益。事實上,農曆年後已有不少雇主開始以約聘僱人員取代正職勞工。
陳雄文說,若是國民黨政府,會將這些政策分階段實施,降低對勞動環境的衝擊、企業的反彈也會比較小。他以拔鵝毛形容修法:「要一根一根拔,而不是一次全部拔。」
網友拿藍營提出「二例」打臉
不過陳雄文說法也並非所有人都買帳,有網友打臉指出,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推動的週休二日修法,對勞工的保障遠不及一例一休。而且日前修法時,國民黨團更為反對而提出「二例」的版本,若是國民黨仍執政且占國會多數,通過二例後,問題恐怕會比現在一例一休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