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混用有安全疑慮 友善廁所難推動
性別友善廁所不是把男女廁塞在同一間就好,應顧及每個使用者的心情。(記者蕭玗欣攝)
〔記者蕭玗欣/台北報導〕性別友善廁所在國外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在台灣推動仍面臨許多困境。除了空間使用者仍在適應及摸索外,有反對者也認為,男女混合使用廁所空間,恐讓偷拍、性侵事件發生機率增加,婦女及孩童如廁的安全防線更加弱化。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黃麗玲表示,友善廁所在台灣推動確有困難,因為設計上需顧慮到每個人需求,像是清潔人員就曾反映男生使用坐式馬桶容易「亂滴」,很難清掃。「這牽涉到從小的廁所教育」,她認為很多人可能在家用廁所就隨便,到外面仍不拘小節;藉由廁所文化改變,大家自然會調整對性別互動的認知。
學者:廁所文化要改變
「性別友善廁所不只要減少性別檢查,也要改變廁所文化。」黃麗玲說,很多人覺得和異性進出同一個廁所很不習慣,要讓性別友善廁所「不尷尬」,一定要改變設計文化。例如,過去都是其他設施規劃完後,剩下空間才留給廁所,但是台大性別友善廁所設置辦法規定,廁所一定要在人潮多的動線上,讓廁所不再被排除在主流空間外。台大第一活動中心二樓新落成的廁所也透過加強燈光、隔板和反偷拍設置的方式,增加廁所安全性。
政大近日也在性別平等委員會通過性別友善廁所建置辦法,參與提案的政大學生楊子賢表示,隱性犯罪在什麼廁所都可能發生,男、女廁區分反會讓受害目標更明顯;上廁所是基本生理需求,就不應被排斥在主流生活空間外,可透過防狼裝置或緊急按鈴增強安全性。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陳宜倩也表示,平常女廁就有很多性騷擾事件,「變態當然要去女廁啦」,以單一性別隔離的廁所,更容易讓歹徒有明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