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費難漲! 醫管專家憂「癌症重症保護力下降」
洪子仁(右)認為,台灣健保財務問題若未解決,未來可能再出現患者因病而窮的問題。(記者林志怡攝)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健保財務問題許久未解,除面臨點值危機外,也難以給付新藥、新科技,導致民眾需要自費進行治療。醫管專家、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健保錢不夠的情況下,目前很多標靶藥物都必須要自費使用,導致台灣對癌症重症患者的保護力持續下降,未來可能會再出現患者「因病而窮」的情況。
近年來健保財源問題越來越嚴重,醫界擔憂點值常年偏低影響醫院經營。洪子仁指出,部分醫院雖醫療本業虧損、實際上無法獲利的情況,只是靠著股票、股息等業外收益,1年仍能有收益並繼續營運,但從企業經營角度來說,其實本業無法永續、吃老本續命的做法,不是正常現象。
洪子仁說,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多次呼籲世界各國政府,要大力度增加醫療投資,才能建構完整醫療體系,在下次疫情來襲時及時防衛,但目前台灣的醫療投資明顯不足,雖就醫可近性、CP值、收費合理性等都是世界第一,但從健康照顧結果來說,我國世界排名僅35至37名左右。
此外,洪子仁提到,以亞洲區域來說,台灣的健康照顧成果落後於日本、韓國、新加坡,若針對韓國來看,台灣在1996年的國人平均餘命高於韓國,但到了2020年,已經被韓國超車,且癌症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也都明顯落後,可能與韓國過去20年間調漲其保費多達17次有關。
洪子仁強調,即使有新藥、新科技可以救命,但健保錢不夠的情況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政府無力給付、民眾只能自掏腰包,或是放棄使用新的治療手段,導致台灣對癌症重症保護力下降,未來恐怕會再出現患者「因病而窮」的現象。
因此,洪子仁指出,健保總體醫療費用的增加除了從一般保費著手,也可以從補充保費或由政府編列政府預算,醫療保健支出的高低及年度間比較並無太大意義,重點在於醫療保健支出佔GDP比重以及其成長率,唯有推動醫療支出的合理成長,才有可能改善落後的健康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