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鳳林農地轉科技園區?「嫌惡設施集中地」林榮里民怒了

鳳林鎮榮開段農地地主找規劃公司要成立鳳林科技園區,由於土地還包括國有財產署、縣府,今天舉辦會勘。(記者花孟璟攝)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趕在國土計畫法明年4月30日實施前,花蓮鳳林鎮林榮里有農地被劃為「農一」的地主,找規劃公司要做「科技園區」及招商,今天舉辦說明會,但林榮里已是花蓮多個「嫌惡設施」集中地,民眾無法接受又有工業區,炸鍋怒找縣議員陳情,業者強調「不會規劃地面光電」,民眾則批「花蓮沒缺工業區」,請替大家想想!
國土計畫法明年5月上路,非都土地部分取代區域計畫法,影響最大的就是非都市土地的農業用地,因為新法實施後,農地無法再變更成為工廠、建地,過去轉成工業區後可以變更為丁建,未來「農業發展地區」只能農業相關使用,縣府今年5月已陸續公告花蓮縣各鄉鎮的國土功能分區土地清冊。
「我是鳳林鎮榮開段183地號的地主,感謝大家來關心這塊土地的發展!」說明會上,余姓地主以董事長身分向參加民眾鞠躬,之後會議交給規劃公司主持,包括縣府觀光處工業管理科、國有財產署等都有到場了解,縣府及國有財產署都說示,尚未收到興辦事業計畫書。由於會場沒提供書面資料、無具體開發方向,現場民眾炸鍋,質疑聲不斷。
居民李先生說,「科技園區的投資案,到底是要投資什麼」,現場什麼資料都看不到,也不知道什麼產業要來,會不會造成農地汙染;里長陳嬌妹也說,林榮里美好的自然環境,不能再有汙染,開發案必須考慮環境,否則屆時民眾一定會抗議。
居民范先生說,他這幾年參加的說明會、公聽會,從狗貓收容所、肉品市場內的動物焚化爐、地面型光電說明會等等,至少4、5個,「每一場都反對,每一場都蓋好了,參加說明會比較像是幫開發單位背書」。
里民莊小姐也說,鳳林好不容易成為全台灣第一個「國際慢城」,而且鳳林鎮長橋里已在2008年由環保署(今環境部)成立占地22公頃的環保科技園區,但目前沒有廠商,「園區內蚊子都比人還多」,再來一個科技園區毫無必要,業者也不可能來投資,何況用水哪裡來?請設置前先設身處地替花蓮人想想!
規劃業者說,目前只是申請案第一步,希望先蒐集地方意見,納入可行性及規劃報告中送縣府審查,公聽會之後還有冗長程序。對於民眾擔憂會變成地面型光電?業者強調,絕不會是光電廠,目前也在徵求相關行業在東部投資的意願。
經查,鳳林科技園區預定9.7公頃土地,位於林榮里榮開段,土地總共21筆,除了2筆國產署水利用地、縣府1筆交通用地,其餘95%余姓地主所有,屬於一般農業區農牧用地,在縣府已送內政部審議的國土功能分區圖中,歸類為「農業發展地區第一類」,簡稱農一,被劃為農一代表是最優良的農地,方正完整,不過土地現況是荒廢已久,原本是溪埔地,大小礫石很多,只有外來種銀合歡、香蕉及雜木林。
接獲陳情的縣議員林源富說,經了解,縣府19日才收到公文,馬上就在今天開說明會,時間過於倉促,也沒有鳳林鎮公所、縣府農業處人員前來,只有觀光處到場。他強調,花蓮的美崙、光華以及長橋里的環保科技園區都還有大量的廠房土地閒置,實已不需要再做科技園區,地方的聲音是未來要發展的產業必須與農業相關,或「建議去縣府規劃的環保科技園區」,若堅持要開發,他建議做遊憩園區。

鳳林鎮榮開段的農地幾乎都是「農一」,其中9.7公頃的余姓地主趕在明年國土計畫法實施前要成立科技園區(黃框處)。(記者花孟璟攝)

鳳林鎮有農地被劃為「農一」,地主趕在明年國土計畫法實施前要成立科技園區,但當地民眾質疑聲音多。(記者花孟璟攝)

鳳林鎮榮開段土地要成立科技園區,民眾在說明會上不以為然。(記者花孟璟攝)

鳳林鎮榮開段被縣府劃為「農一」土地,由於是砂礫地所以不宜農,地上多是被移除的大片銀合歡、香蕉及雜木林。(記者花孟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