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 旅美教授分析AI教父成功9大原因!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旋風,相關話題不斷。(資料照)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旋風,相關話題不斷。(資料照)

2024/06/06 01:09

祝蘭蕙/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旋風,相關話題不斷。旅美教授陳時奮(筆名翁達瑞)近日列出黃仁勳能有如今成就的9大原因,認為有一大部分是因為其台灣人特質結合他在美國生活長大的人生經驗。他還說,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以他的個性與能力,他一樣可以成功,但領域與方式會有很大的不同。

陳時奮近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黃仁勳成就非凡,而且平易近人,更難得的是,幼年移居美國的他依舊眷戀故鄉的食物,感恩故鄉對他事業的幫助。除了對他的敬佩,我心中也出現一個疑問: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他的成就會有差異嗎?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時光不能倒流,然而這卻是個可以推論的題目,因為有諸多線索可供參考。」

陳時奮分析指出,「在美國長大的黃仁勳,有許多台灣小孩缺少的生命經驗,影響他的人生軌跡甚巨。其獨特的美國成長經驗包括以下幾點:首先,黃仁勳剛到美國時,曾在寄宿學校獨立生活幾年時間,這是一段很辛苦的成長經歷,讓他培養了台灣小孩缺乏的存活能力;第二,父母移居美國時,黃仁勳已到上中學的年齡,因為成績優異,黃仁勳高中跳兩級,這是台灣的教育體制所缺乏的彈性。」

「第三,美國的高中課程並不沈重。除了跳兩級之外,黃仁勳還到餐廳打工。同年代的台灣小孩不可能有黃仁勳的就業經驗。第四,高中畢業後,黃仁勳選擇離家近、學費較低的州立大學就讀。為了擠進名校的窄門,同年代的台灣小孩則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第五,大學畢業後,黃仁勳的第一個專職工作,就是現在的競爭對手AMD,但只做一年就離職,當時的AMD還活在英特爾陰影下;第六,黃仁勳跳槽到一家專用晶片的設計公司,前後長達8年。黃仁勳的矽谷職涯順利,可歸功於美國企業重視個人實力,沒有名校情結」

「第七,工作期間,出身中段班州立大學的黃仁勳又進入私立名校史丹佛大學攻讀碩士,這要歸功美國教育界的平權價值,英雄不怕出身低;第八,取得碩士學位後,黃仁勳並沒有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在沒有士大夫觀念的美國,黃仁勳可自在的選擇人生道路;第九,30歲時(1993年),黃仁勳離開晶片設計公司後,與2位友人共同創立NVIDIA,資金來自創投公司。只有在相信年輕人的美國,黃仁勳才可取得2000萬美元的創投資金。」

陳時奮接著假設黃仁勳從小到大都在台灣生活,沒有移居美國,「以黃仁勳的能力與個性,就算留在台灣仍然可以很有成就,但絕非全球最大人工智慧晶片公司的創辦人與最高主管,因為他的生活日常會完全不同。黃仁勳會和其他同年齡的小孩過一樣的生活,面對沈重的升學壓力,不需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不需要到外面打工、更不可能高中連跳兩級。」

「高中畢業後,黃仁勳應可擠進名校窄門,但科系則由聯招會決定。進入大學後,只要沒混太兇,一定可以畢業。只要是名校畢業,黃仁勳就可在社會上暢行無阻,所以也不用太認真讀書。萬一沒有進入名校,黃仁勳仍可混四年。因為不是出身名校,就算黃仁勳成績再好,在社會上也會受到歧視,所以也不用太認真讀書。」

「若黃仁勳想深造,但父母的口袋不夠深,也只能報考國內的研究所。當年的研究所錄取名額不多,考試競爭激烈,訓練品質却有巨大的改善空間。如果黃仁勳想出國深造,除了父母的口袋夠深,英文也要夠好,成績更不能太差。就算萬事俱備,黃仁勳要背負家族的期待,拿個博士學位光耀祖宗。」

陳時奮認為,「不論最後黃仁勳走上哪條路,他應該都會有不錯的事業。若進入公教體系,他現在可能是部會首長,或是坐領終身俸的退休公教人員;若進入私營企業,他應可升任高階主管,在台北過著小資產階級的生活;若自行創業,黃仁勳會遭遇資金取得的困難,只能從小規模開始,看時機再擴張。就算黃仁勳創業一帆風順,最多就是郭台銘的等級。」

「根據我的觀察,黃仁勳能在高科技業出人頭地,因為他兼具美、台兩地的文化特質,也就是美國人的靈活加台灣人的苦幹、美國人的自信加台灣人的謙遜、美國人的競爭精神加台灣人的合作態度等等。假如黃仁勳在台灣長大,他不會有美國人的特質。只有台灣人特質的黃仁勳一樣可以成功,但領域與方式會有很大的不同。」

最後陳時奮也強調,他這篇貼文只針對黃仁勳這個人,並沒有鼓勵父母通通把小孩送到美國的意思,「這是一條很辛苦的道路,不是每個小孩都可以走下去。失敗的例子更多,只是媒體沒有報導而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