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外傘頂洲是移動的國土 小四生張瑞恬拿下海洋詩創作優選

嘉義市東區嘉北國小四年級學生張瑞恬(中)以「移動的國土─外傘頂洲」詩作,獲得教育部海洋詩創作優選殊榮。 (記者林曉雲攝)

嘉義市東區嘉北國小四年級學生張瑞恬(中)以「移動的國土─外傘頂洲」詩作,獲得教育部海洋詩創作優選殊榮。 (記者林曉雲攝)

2024/06/05 15:01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聽說你要消失了!我趕緊來看你。搭著漁船,晃啊!晃啊!晃!看著平靜的海面,你像戰士對抗外海的侵略,保護一串串蚵仔。」嘉義市東區嘉北國小四年級學生張瑞恬以「移動的國土─外傘頂洲」詩作,獲得教育部海洋詩創作優選殊榮。

6月8日是國家海洋日,教育部今(5)日舉辦「第三屆海洋詩創作」頒獎典禮。教育部長鄭英耀致詞時表示,台灣是海洋國家,余光中曾說:「面對海洋就面對全世界。」大海讓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但天空比大海更寬闊,想像力比海洋和天空更寬廣,得獎者都是充滿想像力的人,且用親身實踐去關懷大海,有些作品是來自故鄉景致的讚嘆,有些人關注永續發展,鼓勵大家進一步化為行動的力量,幫助國人更喜歡大海,且從日常生活中保護海洋,讓台灣的海洋更美麗。他也表示,可以多鼓勵大學生參與。

張瑞恬受訪表示,很意外會獲得優選,當初是和在中學擔任地理老師的媽媽劉娜均討論,進而發想寫下這篇作品。劉娜均補充說明,外傘頂洲從雲林漂到東石,就像是移動的國土,因家族長輩過往曾有挖文蛤的經驗,因此他們全家族特地去看外傘頂洲,也帶小朋友挖螃蟹文蛤。評審肯定她用歌詞般手法寫作,結尾有餘韻甜味。

國小組特優作品「追尋.比目魚」,作者是台南市新營國小六年級學生林采萲以4種角度書寫比目魚,她表示,她本來就喜歡文學詩作,原來她很愛吃阿嬤煮的扁鱈就是比目魚,進而發現從古典詩詞、餐桌上、標本及大海中都可看到比目魚的身影。評審肯定她設計用心,意境深切。

評審之一、海洋作家廖鴻基表示,海洋文學是台灣社會和海洋之間美麗感性的橋樑,因海洋文學而使大家看到我們的海,珍視我們的海。

本屆海洋詩創作徵選以「永續海洋」為主軸,評選出國小組18件、國中組18件、高中組15件、大專組8件及教師組7件,共66件獲獎作品。教育部自97年起將海洋教育列為課程綱要重大議題,鼓勵各級學校將海洋教育融入教學,另自104年起,將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週訂為「海洋教育週」。

國小組特優作品「追尋.比目魚」作者是台南市新營國小六年級學生林采萲(右),教育部長鄭英耀(左)今親自頒發特優榮耀,鼓勵大家進一步化為行動,幫助國人更喜歡大海。(記者林曉雲攝)

國小組特優作品「追尋.比目魚」作者是台南市新營國小六年級學生林采萲(右),教育部長鄭英耀(左)今親自頒發特優榮耀,鼓勵大家進一步化為行動,幫助國人更喜歡大海。(記者林曉雲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