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數發部共推AI發展 擴建超級電腦算力與生態園區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左)與數發部次長葉寧(右)赴立法院進行AI推動現況與未來方向的專題報告。(記者吳柏軒攝)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國科會、數發部今(5日)赴立法院報告人工智慧(AI)推動現況與未來方向,除了因應國際趨勢動態調整政策,拚10月底前擬定AI基本法,硬體方向要擴建超級電腦「台灣杉2號」的AI算力,並提供平台環境今年7月相關業者申請使用,更規劃AI生態園區,促進產業及新創業者聚落成形,達AI產業化、產業AI化。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ChatGPT發布後,AI是新一波工業革命引擎,國際大廠推出多模態AI模型,台灣則有可信任生成式AI對話引擎(TAIDE),快速回應外界需求,已用在農業知識檢索系統、中小學生台語教學等領域。
而AI是由資料、演算法與算力等三大基石協作而成;吳誠文指出,我國目前由超級電腦「台灣杉二號」布建9個Petaflops(10的15次方)算力,預計2028年完成200個Petaflops以上運算能量;也補助33個學研機構200多名學者,開發AI前瞻技術。
而AI可能涉及個人隱私、智慧財產權、透明、歧視等問題,吳誠文說,配合行政院「數位政策法制協調專案會議」,刻正跨部會推動AI發展所必要的促進措施及法規修正,並預計今年10月底提出「AI基本法」草案,並將透過台灣AI行動計畫2.0與晶創台灣方案等,激發百工百業創新。
數發部次長葉寧也說,將持續推動AI應用,促成AI產業化、產業AI化等目標,有關生成式AI,將以軟體基盤化、應用規模化、生態商業化、合作(輸出)國際化等策略;人才方面,數發部也與國際大廠合作,向下紮根在高中職開設AI課程、與企業及培訓單位開設產業需求課程等,專案實作AI解題方案,達到培育人才與產業發展雙效。
葉寧還說,AI技術工具方面,也將建置AI算力池,提供產業高速可靠的GPU算力平台環境,擬今年7月開始提供資訊服務業者申請,降低業者開發成本,更要開發易於上手的AI工具,解決小企業缺資料、缺人力、缺資金等問題,使其快速導入AI應用,並輔導成立產業推動小組,推出AI軟硬整合解決方案;亦成立AI平測機制逐步協助法規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