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藏種於民間 種苗場農民學院7月開課

民間留下的種原往往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圖由種苗場提供)

民間留下的種原往往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圖由種苗場提供)

2024/05/22 14:53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農民過去耕作後都會留下部分種原待下期培苗施作,隨著產業變遷,種苗供應也都產業化,農民留種原的習慣逐漸消失,但民間留的種原篩選出更適應新環境的在地品種,農業部種苗場7月開辦雜糧作物種原保存技訓班,由專家授課,希望繼續傳承民間保種的習俗。

隨氣候變遷加劇,更需要培育抗旱澇等可適應極端氣候的作物品種,種苗場表示,雖然有國家作物種原庫保存地方種原,但真正能夠篩選適應新環境的在地品種,仍需要農民留種,但因產業變遷,農民現在大多已缺乏相應的種原保存技術,部分地方作物種原資源面臨喪失和衰退的風險,因此決定在農民學院開辦雜糧作物種原保存技術訓練班,推廣雜糧種原保存技術。

種苗場說明,這次訓練班將重點介紹雜糧作物的種原保存技術,邀請「藏種於農」發起人暨台大名譽教授郭華仁、熟稔農藝作物生理及性狀考查的中興大學副教授許奕婷、長期進行小米等民族植物之生物文化保存與復育推廣的林志忠、曾任秀明自然農法協會理事長的陳惠雯等授課。

報名時間為即日起至6月24日截止,詳細資訊請上農民學院網站查詢及報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