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鼓勵人文社會學生創新應用 教育部首辦競賽

教育部首度辦理「人文社會永續行動創新應用競賽」,30隊脫穎而出,並舉辦培力工作坊協助入圍學生們優化方案。(圖由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首度辦理「人文社會永續行動創新應用競賽」,30隊脫穎而出,並舉辦培力工作坊協助入圍學生們優化方案。(圖由教育部提供)

2024/03/12 11:45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為鼓勵人文社會領域的學生善用科技貢獻所學,教育部首度辦理「人文社會永續行動創新應用競賽」計有108隊報名,經過激烈競爭,30隊脫穎而出,大學生攜手高中生組隊參加,關注所在地或普遍的需要,利用大學資源及優勢作出貢獻,例如清華大學生攜手彰化女中、穀保家商學生關注東門市場、暨南大學生攜手普台高中生關注銀髮族及無障礙旅遊等,7月上旬將進行最佳人氣奬票選。

教育部資科司科長高志璋表示,教育部舉辦入圍培力工作坊,協助競賽隊伍將提案發展成具有經濟價值、能夠改善人類全體的永續行動事業,後續還有民間企業獎學金徵件、智在家鄉等全國性創新競賽,兩場工作坊共計41校、137名師生參加,各團隊彼此激發創意、協助構思,教育部獎勵每隊1萬元獎金,贊助入圍隊伍實作及諮詢專家經費。

30個入圍隊伍跨公私立大學、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及高中職,關注對象與議題多元,例如中央大學學生以AI情感分析系統關注新住民心理健康、高雄科技大學學生關注學校面臨少子化衝擊所閒置創客資源、雲科大與北科大及明志科大學生組隊關注服飾的綠色重生計畫等等。

計畫主持人、政治大學教授王信實說明,課程內容聚焦於設計思考的原型設計及測試兩步驟,安排雙師帶領學生學習及腦力激盪,將提案發展成更具深度的設計方案,完善解方、製作原型,發展符合提案及能實踐的模型。

培力工作坊講師團隊包括大同大學老師陳彥甫老師、李懿純及台灣科技大學老師蔡孟涵,帶領競賽學生即時製作原始提案的概念性原型,並透過跨團隊間的簡報交流分享,讓各隊成員能夠學習其他團隊的理念及想法,同時運用「系統易用性量表測量」給予評分與意見回饋,協助了解自身提案的優缺點。

教育部首辦「人文社會永續行動創新應用競賽」,並舉辦培力工作坊協助入圍學生們優化方案。(圖由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首辦「人文社會永續行動創新應用競賽」,並舉辦培力工作坊協助入圍學生們優化方案。(圖由教育部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