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個資分享惹議 臉書持續研議

2011/01/20 21:3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時下最夯的社群網站「臉書」,日前發布最新的使用權限,允許應用程式讀取使用者的地址、電話等個人資料,引發個資外洩的疑慮,甚至有部分部落客撰文表達不滿,國外媒體歸納了主要原因,直指臉書釋放新權限,目的在幫助應用程式開發商獲取使用者個資,雖對於部分程式的開發有所助益,卻也引發外界對於垃圾廣告的存疑。

臉書官方指出,程式開發商如果得到更詳細的使用者個資,有助於開新新程式或遊戲,舉例而言,旅遊相關的應用程式,就可以透過手機簡訊的方式,告知使用者航班資訊;禮品廠商也可透過相關應用程式所取得的資訊,將貨物送至使用者在臉書資料所填上的預設地址,卻有專家對此現象感到憂心。

電腦安全公司「Sophos」高階安全顧問維希涅夫斯基(Chester Wisniewski)指出,儘管這種模式聽起來,與部分現有網路商店做法無異,消費者只要點擊滑鼠就能夠滿足需求,但換個角度來看,臉書畢竟是個社交網站,與這些網路商店仍有所不同,除了現有的應用程式開發商,部分未經審核的廠商也很有可能獲得這些資訊,再轉手給其他廣告商獲利。

事實上,自從臉書上週釋出這項訊息後,週末時便有不少的辯論聲浪傳出,由於臉書跳出的確認視窗,雖以圖像與部分文字告知使用者,讓人有權自行選擇是否提交個資,但有部落客仍對此不以為然,直言臉書現在做法,在以前都未出現過。

對於各界反彈聲浪,臉書緊急撤消這項新制,但也同時坦承,臉書目前正在研議最好的方式,幫助開發商能夠獲取電話、地址等資料,臉書官方強調,這項新做法其實得到不錯的回饋效果,確認過程也能讓消費者自行選擇是否分享資料,雖然目前暫時停止這項新做法,但在研議過後,希望在未來幾週內能夠以更好的方式,讓個資提交新制重新上路。

至於臉書為何想蒐集詳細個資,一般則認為,可能與全球網路龍頭「谷歌」所塑造的「高度個人化」中心有關,臉書非官方部落格「All Facebook」解釋,透過蒐集個資的過程,使用者要註冊不同的網站,只要透過點擊滑鼠的簡單步驟即可達成。

回到最根本的問題,使用者是否真的需要將個資交給臉書、或使用者是否想要這麼做?維希涅夫斯基認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想法。

維希涅夫斯基表示,臉書若要獲取使用者資訊,就應該有更簡單、明確的確認程序,讓使用者可以自行做出決定;維希涅夫斯基指出,使用者還是可以透過臉書的相關設定,確認自己曾同意提交的個資清單,維希涅夫斯基特別提醒,當對話視窗跳出,要求確認權限時,應睜大眼睛看清楚再做出決定,維希涅夫斯基舉自己為例指出,若自己為對於提交個資的理由、去處詳細了解,絕不會輕易洩漏自己資料。

另一個知名非官方部落格「Inside Facebook」則解釋,各界一致撻伐臉書、開發商的聲浪雖可以理解,但換個角度想,若開發商擁有更多個資,促進朋友之間聯絡更頻繁、或是電子商務的應用程式,都是可以預期的,內容當中更鼓勵臉書不應為了可能的不肖開發商而阻礙了這項創新發展,同時呼籲臉書官方,當務之急應讓使用者有更明確的確認選項。

小百科:觀看已授權程式

使用者只要點選最上方「帳號」,出現選單後,點選「隱私設定」,再選擇「你有在用的應用程式」選項,即可設定過去所使用的應用程式,或是觀看其取得的詳細資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