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青少兒使用IG及抖音超越臉書 產官學憂缺乏優質內容

政大數位傳播文化行動實驗室與白絲帶關懷協會今發表兒少美感素養及上網趨勢調查。(記者楊綿傑攝)

政大數位傳播文化行動實驗室與白絲帶關懷協會今發表兒少美感素養及上網趨勢調查。(記者楊綿傑攝)

2023/11/24 13:33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政大數位傳播文化行動實驗室與白絲帶關懷協會今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出,台灣青少兒的入口網站除跨國搜尋引擎掛帥外,今年Instagram與抖音短影音異軍突起,已經超越臉書,短影音與AI衝擊下,台灣青少兒搜尋自己文化資訊的比例卻呈現下降趨勢。各界憂心短影音對產業的衝擊,也供給許多假訊息,呼籲政府部門應防範。

政大廣電系教授黃葳威指出,台灣國小三年級至大學四年級在學學生青少兒最常使用的入口網站,短影音平台興起,除「Google」為入口網站的青少兒最多(49%),緊追在後的是短影音平台「Instagram」(45.6%),再者為「YouTube」佔(35.2%)、「抖音Tiktok」(25.5%)、「Facebook」(23.4%)。

而在上網動機方面,黃葳威提到,75.1%主要是為看影片,其次是聽音樂有69.9%或玩遊戲的69.4%,再者才是查詢資料為56.4%、使用社群網站54.2%。每週使用手機時間達26.21小時,上網時間有24.54小時,運動時間僅有7.61小時。

此外,6成青少兒會參加網路社群,參與的網路社群以「娛樂流行」類型最多(52.7%)、其次依序為「親友學校」(42.2%)、「運動休閒」(20.3%)等,但會「主動」搜尋藝文活動、「比較並解說」不同文化藝術創作差異性的分數較低。

黃葳威認為,短影音的內容品質不一,青少兒對於自己文化的認知卻沒有成長。打卡頻頻的日常,青少兒缺乏本土文化藝術資訊的胃口,台灣需要優質的青少年影音內容,兒少需要具備融合人文藝術與科技的素養教育。

立委邱志偉認為,教育部108課綱所重視的素養教育,應進一步強化莘莘學子對於科技平台與資訊的識讀教育,建立青少兒維護個資並分辨假訊息的能力,同時善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文化部則應重視並鼓勵優良本土青少兒節目的製播。

另外,邱志偉表示,行政院已核定文化部4年100億元的「匯聚台流文化黑潮計畫」,其中文化禮金也擴大適用至16至22歲,相信都有助於提升青少兒的美感素養與藝術鑑賞力,未來也會持續爭取國中小學生也能適用文化禮金。

衛星公會秘書長陳依玫強調,台灣本土影音節目多由電子媒體穩定產製,跨國科技平台僅僅是購買、播出極少量的台灣自製節目;相較之下,政府對於影音頻道與網際網路的治理,卻形成不對稱監理,對於受到短影音視頻、網路包圍的影音產業,猶如雪上加霜。

政大數位傳播文化行動實驗室與白絲帶關懷協會今發表兒少美感素養及上網趨勢調查。(記者楊綿傑攝)

政大數位傳播文化行動實驗室與白絲帶關懷協會今發表兒少美感素養及上網趨勢調查。(記者楊綿傑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