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報導獎揭曉 自由時報獲特優

112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自由時報以「只想買原價—催生黃牛條款紀實」獲即時報導獎特優。(記者劉信德攝)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112年度消費者權益新聞報導獎今日揭獎,自由時報以「只想買原價—催生黃牛條款紀實」,榮獲平面及網路文字類即時報導獎「特優」。
本報今年3月獨家報導,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屠牛」及提倡演唱會實名制,一天內上萬人響應連署,並採訪消費者、演唱會主辦單位、消基會等對於杜絕黃牛亂象的建議,試圖找出公平購票的解方。報導刊出後,文化部火速回應研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修法,催生出「黃牛條款」嚴懲用外掛程式購買票券並加重罰鍰,是台灣首次針對藝文票券黃牛立法。
記者陳嘉怡表示,多數人認為只要粉絲不買黃牛票,黃牛自然而然會消失。但事實上,現在的黃牛會利用搶票機器人等方式大量橫掃票券並高價轉售,連透過正規管道購票、只想要買原價的消費者也連帶受影響,很高興報導刊出後獲各界重視,並促使文化部迅速修法。
記者凌美雪則表示,很謝謝藝文消費開始受到關注,大家可以發現這篇報導很有多記者參與,就能感受到報社對每一則新聞,都從各方面追蹤力求提供最詳實及全面的報導。
自由時報以「只想買原價—催生黃牛條款紀實」,榮獲平面及網路文字類即時報導獎「特優」。報導團隊為陳嘉怡、凌美雪、凃盈如、鍾麗華、謝君臨、黃良傑、楊丞彧、陽昕翰、 廖俐惠。
相關得獎報導
自由日日Shoot》黃牛猖獗!韓國女團演唱會1張喊到40萬/藝文表演票 粉絲倡實名制

自由時報獨家報導引發後續修法。

112年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自由時報記者陳嘉怡(右)、凌美雪(左)等人,以「只想買原價—催生黃牛條款紀實」獲即時報導獎特優。(記者劉信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