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184種動物聲音難不倒!農業部AI自動辨聲系統 準確率達9成5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世鴻開發AI系統「SILIC」,能辨識184種動物的聲音。(農業部提供)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世鴻開發AI系統「SILIC」,能辨識184種動物的聲音。(農業部提供)

2023/10/18 17:31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大自然充滿許多聲音,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生多所)在全台架設逾50台錄音機,收錄近16萬小時資料,早已超過人工處理極限,為此開發出AI自動辨聲系統「SILIC」,能從中識別出台灣184種動物的聲音,準確率高達9成5,目前已提取1400萬筆鳥類聲音,更著手辨識蝙蝠超音波,該工具完全免費,將推廣更多人使用,透過AI辨音,挖掘台灣生態多樣性。

農業部生多所長楊嘉棟表示,「聲景」是由動物、地質及人為聲音所組成,蘊藏大量生物資訊,目前仍是生態調查的藍海,如鳥類等動物會發聲,研究人員便可在野外架設自動錄音機,從中分析動物訊息,生多所自2020年起在全台架設逾50台錄音機,至今收錄將近16萬小時資料,是生物多樣性資訊來源,但如此大量檔案,早已超越人工可處理的極限。

負責開發SILIC的生多所副研究員吳世鴻表示,SILIC是透過AI演算法來建構生物音的智慧辨識與標記,其辨識物種的準確率超過9成,每分鐘可處理1小時以上的錄音檔,速度之快是人工作業完全無法比擬的,目前可辨識台灣184種陸域野生動物聲音,涵蓋鳥類、蛙類、哺乳類及爬蟲類等,且持續增加中,且已擷取超過1400萬筆鳥叫聲,有效填補了生態調查資料不足,未來還會再加入蝙蝠的超音波回聲定位聲。

吳世鴻指出,SILIC系統應用,包含已與玉山國家公園合作設置自動錄音機,辨識鳥聲逾600萬筆,精確率逾95%,為全球第一份由AI辨識聲音並開放的物種出現紀錄資料集。也協助高雄市野鳥學會、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等分析草鴞聲音,監測草鴞分布與活動狀態。以及協助東華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及生態監測公私法人等,進行鳥類及蛙類等動物生態調查及研究。

楊嘉棟說,自動錄音機架設容易,SILIC又可以自動分析,未來可將錄音機架設在深山或海島等人員無法經常造訪的地方,或是用來調查夜行性動物,免除調查員日夜顛倒的辛勞等,目前SILIC完全免費,非常歡迎大家多加利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