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市完成北屯大坑溪水環境改善 新增「飲水思源教育園區」

「飲水思源教育園區」內有白冷圳二號倒虹吸模型及生態解說牌,介紹大坑文化背景及生態的多樣性。 (水利局提供)

「飲水思源教育園區」內有白冷圳二號倒虹吸模型及生態解說牌,介紹大坑文化背景及生態的多樣性。 (水利局提供)

2023/07/18 15:01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台中市大坑地區主要集水區以大坑溪及廍子坑溪為主,供給主要水源,水利局推動「台中市北屯區大坑溪兩岸遊憩設施營造工程」,改善既有人行步道,建置新步道,打造「飲水思源教育園區」,結合大坑步道等景點,盼帶給遊客更多休閒體驗,寓教於樂。

水利局說,大坑溪是大里溪流域上游支流之一,承接新社至北屯,每年舉辦新社花海時,新社及大坑即湧入大量觀光人潮。

為擴大觀光影響力,水利局爭取前瞻計畫經費3920萬元,加上水利局自籌款3780萬元,總計7700萬元辦理大坑溪整治,針對大坑溪兩岸約690公尺的既有人行步道進行改善,加上延伸新設約1650公尺的新步道,在步道旁高灘地建置「飲水思源教育園區」。

水利局指出,步道沿線種植喬灌木、設置休憩座椅及更新照明系統,範圍分別包含逢甲橋到光西吊橋段及三貴城大橋至光正橋兩個區域,重新打造友善行人環境;「飲水思源教育園區」則設有白冷圳二號倒虹吸模型及生態解說牌,介紹大坑文化背景及生態的多樣性,目前已全部完工。

水利局副局長馬名謙說,大坑溪兩岸經過整體環境營造後,可達到生態復育的功能,使民眾與自然環境更為親近。此外,新建置步道及教育園區亦增加大坑地區遊憩的選擇性,與大坑商圈結合以提升觀光客數量,盼振興地方社區經濟,達到環教融合、創遊大坑的目標。

水利局推動「台中市北屯區大坑溪兩岸遊憩設施營造工程」,改善既有人行步道。(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推動「台中市北屯區大坑溪兩岸遊憩設施營造工程」,改善既有人行步道。(水利局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