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二林理工男籌資上百萬拍片 帶鄉親認識文學家洪醒夫

洪崇銘(左)募款籌拍洪醒夫文學短片,讓鄉親進一步認識洪醒夫。(記者顏宏駿攝及蔗青文化工作室提供)

洪崇銘(左)募款籌拍洪醒夫文學短片,讓鄉親進一步認識洪醒夫。(記者顏宏駿攝及蔗青文化工作室提供)

2023/04/04 22:31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彰化縣二林鎮有一處「洪醒夫文學公園」,但許多鎮民卻不知「洪醒夫」究竟是何人?二林鎮文化工作者洪崇銘為了讓縣民更進一步了解洪醒夫,籌款募資上百萬元拍攝洪醒夫文學電影短片,目前已《有誰要到二林去》、《父親大人》兩部劇情短片,第三部《吾土》正拍攝中,洪醒夫的文學作品首度躍上大銀幕,影片更激起當地學生熱烈的回響。

現年30歲,理工出身的洪崇銘用電影的規格籌拍攝洪醒夫的文學作品,他自寫企劃書向文化部和教育部爭取經費,也向民間募款,他的身份是監製,必須尋找導演、演員等,也和劇組討論劇本,他希望拍成讓學生「看得懂的洪醒夫電影」,拍片完成後,他不透過網路上傳,而是帶著影片到校園播放和討論。

洪崇銘說,洪醒夫是戰後傑出的小說家,作品關心底層勞動的農民,雖然於1982年去世,但其作品仍深深影響台灣社會,多篇被收錄至國高中國文課程,二林鎮也有一座洪醒夫公園,可惜很多二林人不知洪醒夫為何人。

他發現,108課綱上路,教學強調「學校本位」課程,以國語文來說,就是以學校為主體,帶學生進入文學家的創作情境,這種「閱讀理解」讓許多國文老師面臨很大的挑戰,而新一代學生習慣網路影像,對於艱澀的文學作品視為畏途,如何把「洪醒夫」介紹給學生,他認為拍洪醒夫的作品最能引發共鳴,因為洪醒夫當年描寫的情景,許多都發生在二林。

洪崇銘認為,現代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必須走出窠臼,電影不一定是拍院線片,透過影像去傳達文學家的企圖,進而讓學子了解整個國家、社會的發展,他希望洪醒夫的文學短片能引發學生或老師的思考。

芳苑國小總務主任黃冠彰說,文學離不開土地,但如何讓學生認識「在地作家」,洪崇銘算是為二林的小孩「開一扇窗」,學生看到熟悉的情境出現在大銀幕,特別興奮,也會懷疑「以前真的是那樣嗎?」就算不認識洪醒夫,小學生也能從這裡找到台灣文學的「入口」,畢竟,戲劇是小學生容易上手的文本。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