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不燒金可以嗎?民俗專家:這替代品「冥陽兩利」
清明祭祖時,民俗專家廖大乙建議可「以米代金」,減少空氣污染又支持國產農業,也能捐助公益,功德迴向給先人,冥陽兩利。(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又接近清明掃墓的時節,卻常傳出燒紙錢不慎引發火警,讓消防隊員疲於奔命灌救,令人詬病;民俗專家廖大乙建議,可「以米代金」,行有餘力則捐助公益,將功德迴向給祖先,慎終追遠之際,減少空氣污染,支持國產農業,更教導孩子懂得惜福、回饋,冥陽兩利,且適用各宗教。
廖大乙補充說明,其實這也是以功代金的實踐方法之一,僅需帶1包3或5公斤的白米去掃墓,若有要做公益,也不用太大排場,祭拜時,記得向先人稟報,事後完成捐助即可。
廖大乙提到,掃墓時,無論燒金紙、銀紙,常會因為疏忽而釀成火警,即使目前一些公墓、納骨堂多採集中送至焚化場處理,但仍有空污疑慮,隨著時代演進,何不選擇更進步的祭祖方式。
廖大乙強調,若真的不習慣沒有燒金,只需1小份代表就可以,但記得留意熄滅餘燼,其實慎終追遠最重要的,反而是後人的佈施,讓祖先獲得功德迴向,且藉由清明掃墓來彰顯孝道時,還能結合行善、做公益,對下一代也很有教育意義。
又接近清明掃墓的時節,但民眾燒金時,常不慎引發火警。(記者吳俊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