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離岸風電監督放寬 環團質疑:4天監測無法反映1年海況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今與環保團體共同舉行記者會。(記者謝君臨攝)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今與環保團體共同舉行記者會。(記者謝君臨攝)

2023/02/01 12:12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今(1日)與環保團體共同舉行記者會,針對台灣離岸風電環評水下噪音監測,環團指控環保署竟同意在某些情況下,讓開發單位以24小時的監測來代表1季海況;換言之,用4天資料就要反映1年的環境情況,「根本完全不具代表性」。環團批評,環保署已成為企業利用ESG漂綠的幫兇,也成為風機廠商蒙蔽融資銀行的共犯。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專員施仲平表示,由經濟部提出、經環保署建議所做成的區塊開發離岸風電政策環評,明訂水下噪音監測1季至少連續14天,由海保署提出的離岸風電海洋生態調查指引甚至要求1季監測20天,但環保署卻同意在某些情況下,讓開發單位以24小時的監測來代表1季海況。

施仲平強調,用4天資料要反映1年的環境情況,根本完全不具代表性,諸如海保署、國海院在委外做監測時,都要求監測天數必須達到14天或20天以上,為何碰到風電就要開後門?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研究員吳斐竣指出,雖然離岸風場周圍並無人居住,但其所在海域卻深刻影響著漁民的生計。若採取「環評法施行細則」中的「當地居民」的定義,等於沒有居民,也就沒有不利影響;但實際狀況卻是:大規模且密集的離岸風場開發及其附設航道,將讓沿岸漁民面臨無海域可捕撈的困境。

台灣大學獸醫系教授楊瑋誠說,研究分析圈養瓶鼻海豚血液樣本,發現於高音量的打樁噪音暴露30分鐘後,其緊迫指數(包括皮質醇與細胞激素表現)有顯著上升。另有研究指出,打樁噪音確實會影響圈養港灣鼠海豚的生理及行為。主管機關應會同專家學者討論如何將實驗結果應用於保護白海豚與露脊鼠海豚的法規中。

楊瑋誠表示,目前海洋保護相關法規,皆無法妥善管制海洋風電打樁噪音對於白海豚與露脊鼠海豚的影響。當我們在談及海洋風電開發時,若只想到如何理智地利用海洋環境,而不會思考到適當的尊重與義務,則本次探討的這項環境問題存有倫理上的顧慮是毋庸置疑的。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常務理事郭佳雯說,走在離岸風機開發前端的歐洲國家,例如英國、德國、丹麥、比利時等國,都是先做一到兩年的基礎調查後,才會開始施工;反觀國內廠商,直到去年還有認為一到兩年的背景調查是不必要的。另,國內離岸風機的環評調查方法及範圍,也遠遠不及其他國家。

環團要求,不應允許少數群體無視眾人努力,繼續破壞環境,呼籲國際融資單位審慎檢視放貸對象,勿被某些用來漂綠的ESG報告矇在鼓底,錯誤投資而成為危害生態的幫兇;也請環保署別成為SDGs及企業ESG殺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