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教育部臉書發文「結婚女性有選擇何時回娘家的自由」引發論戰

教育部臉書在過年期間發文,主張現在是時候拋下過去的傳統,讓結婚的女性有選擇的自由,想什麼時候回娘家、就回娘家,獲得3.6萬人按讚,1705人次留言,逾6500次轉發。(取自教育部臉書)

教育部臉書在過年期間發文,主張現在是時候拋下過去的傳統,讓結婚的女性有選擇的自由,想什麼時候回娘家、就回娘家,獲得3.6萬人按讚,1705人次留言,逾6500次轉發。(取自教育部臉書)

2023/01/24 11:24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三,傳統上初二回娘家,教育部臉書在過年期間發文,主張現在是時候拋下過去的傳統,讓結婚的女性有選擇的自由,想什麼時候回娘家、就回娘家,獲得3.6萬人按讚,1705人次留言,逾6500次轉發,但也有網友認為不宜由政府機關po這樣的文章內容,引發支持和質疑兩派論戰。

教育部小編以施魔法圖卡顯示,結婚女性要穿上好太太的套裝,且遵守時間規定,過去總會說初一回娘家,會吃窮娘家,會遭致厄運,對婆家更大不敬,除夕要跟先生的家人圍爐,只有初二才可以回娘家,不然好太太的魔法會消失。

教育部表示,每逢春節過年,媳婦什麼時候可以回娘家,都會成為每年必定討論的話題,為了成為傳統習俗中的好媳婦/好太太,只能遵循初二回娘家這樣的傳統,但為何男性就沒有這樣的限制?為何只有結婚的女性,除夕年夜飯不能回自己的原生家庭團圓?

網友熱烈回響,有網友質疑,這種個人觀點的文章不要隨意從政府機構po出來,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一樣,有些家庭因為工作、平日小孩上課等原因,回家鄉很不容易了,想要藉過年回家團圓,希望政府機構po文可以站在更恰當的時機或立場說明;也有網友留言要行政院、監察院出來糾正、約束一下教育部,質疑教育部做出荒謬的事。

但有更多網友支持,認為教育部的立場是希望,女性可以自由的跟家人溝通回去的時間,而不是主張不要回家;也有網友肯定,這是教育部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前立委蔡培慧留言「教育部好讚」;新北市議員卓冠廷發文支持,每年除夕這天后里和鶯歌兩邊跑,中午在后里圍爐吃妻子洪慈庸的媽媽的素年菜,晚上在鶯歌圍爐,結婚不是洪家女兒「嫁出去」,而是洪家人多了一個兒子,卓家也多了一個女兒。

有網友分享,她建議先生邀請婆婆(公公已去世)、大姑和她老公、一起到她的娘家吃年夜飯,因為她的父親前兩年走了,娘家只有大妹和媽媽,且娘家空間大可容納很多人,加上有外傭可幫忙善後,結果被老公怒斥哪有媳婦回娘家過年,她質疑大姑和老公也是除夕帶老公回娘家吃年夜飯,完全是兩套標準,但因先生大吵一架,她就不堅持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