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法擬取消「波波醫」實習限額 醫療品質令人擔憂
醫師法擬取消「波波醫」實習限額,醫療品質令人擔憂。(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歐盟擴張後,許多台灣人到波蘭、西班牙等地就讀牙、醫學系,而這些「波西捷克生」,已超過台灣每年醫牙畢業生總額數倍。今年5月30日醫師法修法,少數立委夾帶7項具爭議的附帶決議,打算引入國外學歷牙醫系學生回台,引發台灣醫學界不滿。
綜合媒體報導,《醫師法》日前三讀通過部分條文修正,其中包含放寬實習名額,解決「波西捷克生」排隊等實習的問題,此舉卻引發台灣學界反彈。許多學者擔心,取消實習限額,會直接衝擊教學醫院實習量能、破壞醫事人力總量管制,甚至影響本國醫學生實習機會,因此遭到質疑,是為了送小孩出國洗學歷的有錢人開後門。
「波西捷克生」又稱「波波醫師」,係指到波蘭、西班牙、捷克等地就讀醫學系,但並未經過實習也未取得當地醫師執照,就返台報考國考後擔任醫師的台籍醫學生。
根據舊版《醫師法》規定,持有歐洲、日本、美國、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新加坡及香港等9大地區的西醫、牙醫、中醫畢業生,無需參加教育部學歷甄試,就能參加第一階段醫師國考。但自2004年起,東歐包括波蘭及斯洛伐克等國陸續加入歐盟,也因此這些「波西捷克生」被視為從「歐洲」就讀醫學系回國,等同教育部承認這些國家的醫學生學歷。
然而,波蘭等國與台灣醫學系學制不同,台灣醫學生首先要面對嚴苛的大學入學考試,再來必須通過四年扎實的基礎醫學教育,只要有任一科必修未過,就不能報考國考。反觀「波西捷克生」,只要在台灣有專門的仲介業者,繳交代辦費並負擔留學費用,不需任何語言鑑定就可接受面試,連學測落榜生都能入學,也因此常被認為是醫二代和官僚子女洗學歷的跳板。
在受訓差異上,台灣醫學系要經過兩年實習才可畢業,但波蘭等國的實習是在畢業後,因此外界擔憂這些國外學歷醫學生臨床能力不足。此外,波蘭等國相較台灣,醫學實力並不強,若無後續訓練與考核管道,可能會加劇國內醫療水準落差。
為什麼開放「波西捷克生」會引發如此軒然大波?舉牙醫師為例,根據調查,牙醫師在2021年的人力已達16110人次。根據學者提供資料,理想的牙醫人口比例約落在1:3000左右,以台灣人口數來看,大概約8000位牙醫就已經足夠,但現階段有將近17000位牙醫師,比例約為1:1400,已明顯有供過於求的現象產生,若此時再一次性開放國外學歷醫學生回流,將導致牙醫師過度飽和。
而牙醫師過度飽和會引發什麼問題?曾是台灣許多牙醫師學習對象的日本,幾年前出現過度競爭之下的牙醫診所倒閉潮。由於當時的牙醫師太多,病人太少,有不少牙醫會為了生存而削價競爭,雖然許多民眾的觀點會認為醫生多,就能壓低看病價格,但這些被犧牲的成本,最終只會轉嫁到病人身上,甚至還會因此多做不必要的療程,以保收入。
此外,台灣牙、醫學系實施總量管制,每年只培育約1400名醫師及約420名牙醫師,然而這次醫師法修法附帶決議,要求降低對國外學歷審核標準,並且破壞現行法規,不再有牙醫系50名、醫學系100名的限制,期望4年內解決國外學歷臨床實習排隊問題,並讓落日條款之前所有入學的外國學歷學生全部都可陸續回台當醫師,但這樣的舉動,可能導致牙醫師人數超過4年國內培訓的牙醫學生總數,醫學系甚至更多,許多學者認為,這將壓縮本土醫學生的受教權益。
針對此事,各方說法不一,而根據本報於8月7日的報導,立委林靜儀在出席台中市牙醫師公會舉辦的說明會時就曾表示,各方對此爭議各自有不同立場,強調很高興本在2018年就要通過的落日條款,終於在今年修法通過。而接下來比較重要的,是請行政主管機關評估和計算實習名額和實習能量,尤其是自己很關心的牙科界相關專科訓練醫師、實習師資不足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如何安排適當的實習員額,在解決家長和學生的問題時,也能兼顧訓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