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全台超市通路每年1.5萬公噸塑膠垃圾 成大籲超市蔬果裸賣減塑

成大環工系林心恬團隊零售業包裝減塑研究曾獲《Waste Management》國際期刊刊登。(圖由成大提供)

成大環工系林心恬團隊零售業包裝減塑研究曾獲《Waste Management》國際期刊刊登。(圖由成大提供)

2022/07/05 14:37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心恬團隊研究調查發現,全台超市通路每年約產生1.5萬公噸的塑膠垃圾,呼籲若能減少超市蔬果的塑膠包裝,將有顯著的垃圾減量效果。

成大研究團隊與綠色和平基金會共同發表零售業包裝減塑研究成果。該研究指出,來自全台超市通路的10類商品,每年仍產生約18 億700萬件、1.5萬公噸的塑膠垃圾。

成大表示,零售業包裝減塑研究曾獲《Waste Management》國際期刊刊登;另外,團隊還設計1套科學化工具,讓零售業者可以快速分析自己的包裝垃圾減量潛力及碳足跡減量潛力,也獲得業者的好評回饋。

成大表示,循環包裝、超市蔬果裸賣、自備容器或租借容器等綠色消費風氣在歐洲日漸普遍;據統計,企業若20%的1次性塑膠包裝重複使用,還可創造千億美元商機。

林心恬透露,團隊研究主題將延續第1年研究成果,聚焦調查研究台灣推行裸賣機制的潛力與具體可行性。例如牛奶罐使用的塑膠很多且厚,為了達到牛奶運送、保存等效果,也許可朝輕量化設計的角度思考減塑的具體方法。

成大研究團隊從現況調查開始,綜合分析包裝用量及材質、通路販售份數、不同減量策略的減塑比例,以及消費者的採用傾向,找出超市具有包裝減量潛力的商品類別,也發現對於不同商品可強化不同策略推動,透過縝密的科學調查與分析,呼籲全台超市蔬果裸賣以達環境減塑兼具商業效益。

成大研究呼籲減少超市蔬果的塑膠包裝,將有顯著的垃圾減量效果。(圖為示意圖,記者洪瑞琴攝)

成大研究呼籲減少超市蔬果的塑膠包裝,將有顯著的垃圾減量效果。(圖為示意圖,記者洪瑞琴攝)

推廣永續理念不遺餘力,林心恬錄製YouTube傳遞永續知識影片。(成大提供)

推廣永續理念不遺餘力,林心恬錄製YouTube傳遞永續知識影片。(成大提供)

林心恬研究室曾於聖誕節舉辦廢物交換大會,生活中實踐資源循環理念。(成大提供)

林心恬研究室曾於聖誕節舉辦廢物交換大會,生活中實踐資源循環理念。(成大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