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兩週是密切觀察期! 陳時中:台灣染疫率恐達人口15%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從國外染疫率、國內防疫經驗來看,推估台灣染疫率可達人口15%、16%,等於會超過300萬人,未來兩週是密切觀察期,需要看看是否呈現指數型成長。(圖由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連續3天突破千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從國外染疫率、國內防疫經驗來看,推估台灣染疫率可達人口15%、16%,等於會超過300萬人,未來兩週是密切觀察期,需要看看是否呈現指數型成長。
專家預估全台未來染疫率恐達到20%、30%,確診數有機會破百萬例,陳時中指出,目前香港、紐西蘭染疫率約16%,澳洲、新加坡約20%,韓國約30%,美國約25%,法國約42%,丹麥等北歐有些國家達到50%;若以20%計算,全台約460萬人染疫,若以30%計算,則是690萬人染疫。
不過,陳時中提到,以台灣過去防疫經驗來看,再評估像是香港或紐西蘭的情況,預計全台染疫率會以15%當成比較大的可能性,並以此做相關基本規劃,比較符合真正需要,但也看看這段時間的變化、未來兩週是密切觀察期,需要檢視是否呈指數成長。
陳時中也補充,不是說一定會這樣,而是說跟我們想像中,會以15%、16%想定,來做整體因應的計畫,應該是比較實際一點。
至於隨著確診數增加,匡列條件、隔離天數是否放寬與縮短?陳時中說明,根據現在資料顯示,確實有科學根據,但也要跟專家討論,可能性當然是有的。目前若要縮短隔離天數,需要觀察居隔或住院相關檢驗的情形,國外縮短以7天比較普遍,但有些國家5天、有些甚至沒有隔離,台灣必須要根據疫情調整。
陳時中提到,目前染疫症狀與感冒很類似,但算是比較新的疫情,還需要觀察,不敢說跟流感一樣,只是未來有機會。
至於國外發現確診者罹患糖尿病也增加,陳時中說明,在世界很多染疫率較高的國家,要進行相關的觀察相對容易,但台灣之前2萬人染疫,要觀察就較困難,不過,之後染疫個案變多,若從預後觀察,未來應該會有相關的資料。
相關新聞請見︰
「武漢肺炎專區」請點此,更多相關訊息,帶您第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