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氣候變遷、建立創新輪作 陳吉仲︰投入「8+1」億調適研發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佈投入8億元,進行對抗氣候變遷的調適研發,再以1億元的經費,推廣創新的水旱輪作模式。(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旱澇不均,災情頻傳影響收成,常讓蔬果價格飆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宣示,將投入8億元進行對抗氣候變遷的調適研發,並全力推廣,降低暴雨、乾枯或高溫等因素對於作物栽培帶來的衝擊。
另外,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配合大糧倉政策,建立以雜糧為主、稻米為輔的「創新水旱輪作模式」,也讓陳吉仲相當認同,宣布投入1億元的經費,全力推廣。
陳吉仲今天參加台南農改場120週年慶活動,宣佈氣候變遷調適的研發經費,將從原本的4億元,再增加1倍。陳吉仲說,阻止2040年溫室氣體效應造成1.5℃的上升,任何人無法迴避,現在就必須開始準備,否則會來不及,配合淨零排放的策略,包含韌性農業、育種等的調適研發,也相當關鍵,有必要加碼經費。
陳吉仲指出,一些蔬菜價格的飆漲,主要就是豪雨、溫差等氣候因素造成,除了抗病力強之外,對於淹水、乾旱等耐受性高,甚至生長期可以不用灌溉的作物,就值得推廣,確保國內糧食安全。
至於新創的水旱輪作模式,改變了原本一、二期稻作後,再進行秋冬季雜作的傳統農耕,運用水稻新品種台南19號的特性,每年5月至8月生產,做為中間作,前後期則搭配早春種植大豆或甜玉米。
根據農改場的研究發現,新的輪作模式,除了減少雜草與病蟲害的防治費用之外,較2期都種稻的用水量節省60至70%,經濟效益不亞於雙期作水稻田。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佈投入8億元,進行對抗氣候變遷的調適研發,再以1億元的經費,推廣創新的水旱輪作模式。(記者吳俊鋒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佈投入8億元,進行對抗氣候變遷的調適研發,再以1億元的經費,推廣創新的水旱輪作模式。(記者吳俊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