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藝文表演工作者被疫情打趴 竹縣啟動紓困計畫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推出「新竹藝文紓困計畫」,提供表演團隊或是個人創作者紓困,減輕疫情造成的負擔。(資料照,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為了不讓境內的藝文產業被疫情打趴,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推出「新竹藝文紓困計畫」,也對該局委外經營的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部分店家、竹東蕭如松藝術園區因為疫情無法營業而計畫朝權利金減免或延長履約期限方式,減輕店家負擔,同時還將補助蕭如松藝術園區辦理線上網路課程跟朝「網路美術館」方向策展方式,嘗試朝網路展覽方向前進。
縣府文化局表示,為了鼓勵在新竹縣立案的演藝團隊能不被疫情打趴創作能量,在疫情期間還能持續培育優秀的藝文活動工作者,所以推出前述「新竹縣藝文紓困計畫」,邀請新竹縣立案演藝團隊進行各項演出創作、人才培育或短片成果的產出,即日起到7月10日受理,預計於7月底前公布審查結果。
文化局表示,前述紓困計畫的補助案分成2個方向,1個是表演藝術團隊的專案補助,最多5萬元。另1個是線上影音創作補助,最多可獲4萬元紓困。
對表演藝術團隊的補助,是希望他們對疫情衝擊提出因應措施,或於遭受疫情期間提升未來營運的能力。
補助項目包含研發創新、人才培育、製作排練、技術提升、數位行銷或其他經該局認定的項目。
在這個類別的補助項目中,就連團隊固定辦公或排練場地所需的租金、行政管銷費用、行政人員薪資、以及其他像是因演出取消而能提出證明的損失等,都可獲得補助。這一類的對象鎖定是在新竹縣登記立案超過1年的演藝團隊。
至於線上影音創作補助方面,只要是設籍在新竹縣的個人或從事多元創作形式的藝術家、團隊都可以,但須出具相關證明。
這個部分是要鼓勵個人或表演團隊不因疫情中斷創作,改透過線上數位形式呈現,提送短片創作企畫,短片創作以1到3分鐘為限,製作企畫書經該局審核通過後,最高可獲4萬元補助,但必須於計畫期程內完成創作的影片並授權給該局使用。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推出「新竹藝文紓困計畫」,提供表演團隊或是個人創作者紓困,減輕疫情造成的負擔。(資料照,記者黃美珠攝)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計畫給予委外營運的新瓦屋部分店家和蕭如松藝術園區業者朝減免權利金等方式紓困。(記者黃美珠攝)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計畫給予委外營運的新瓦屋部分店家和蕭如松藝術園區業者朝減免權利金等方式紓困。(記者黃美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