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赫見母魚虎抱卵 日月潭漁民:滅「虎」好時機
日月潭漁民捕獲到母魚虎。(記者謝介裕翻攝)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滅「虎」大家一起來!
隨著外來種「魚虎」入侵日月潭水庫,嚴重影響曲腰魚、奇力魚、潭蝦等台灣本土魚蝦生存空間後,當地漁民也自發性展開獵捕「魚虎」的護生態行動,惟近1週來,漁民捕獲到母魚虎進行料理烹煮過程中,發現每隻母魚都抱蛋,建議縣府掌握母魚懷孕大肚子的好時機進行大規模圍捕,遏止、抑制其順利孵化,以免釀成日月潭生態浩劫。
賴姓漁民表示,「魚虎」生性兇猛、獵食性強,潭中也不時可見大頭鰱、台灣鯛等大型魚,因遭其啃咬致身體殘缺不全而亡的模樣,魚虎成魚體長可超過1公尺、重達20公斤,所以又被稱作「生態殺手」。
去年縣府開始推廣魚虎料理,鼓勵大家不只動手、動腳,還要動口滅「虎」,前幾天,他捕獲2尾母魚虎後,也嘗試以清蒸、紅燒、三杯等不同手法進行烹煮,怎料,一剖開魚肚竟出現許多魚卵,令人喜憂參半,喜的是魚蛋讓魚虎大餐更加豐富,憂的是,成百上千的卵若一一孵化出小魚虎,對日月潭生態的危害,豈不是無窮無盡?
儘管梅雨到來,日月潭水庫進水量增加不少,但水位仍然偏低,加上母魚虎抱卵挺個大肚子致活動力大幅下降,絕大多數漁民都認為,這是上天所賜的滅「虎」好時機,建議縣府及清華大學魚類專家曾晴賢率領的團隊,能盡快擬定圍剿魚虎的防治計畫。
南投縣政府農業處表示,「魚虎」學名稱為「小盾鱧」,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縣府去年首度與清華大學合作透過「電撈」方式,在8至10月魚虎繁殖期進行防治計畫,總共捕獲的數量約8000尾,體長多半介於30至100公分之間,成果算是不錯,原因在於幼魚孵化後,公、母成魚為保護小魚,便會形成一群群的魚球,而讓「電撈」工作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漁民建議將防治計畫提早至當下6月母魚虎抱卵期一事,因魚虎警覺性高,加上體型巨大,連漁網也經常被其咬破,也是縣府選擇「電撈」的主因,雖說母魚虎抱卵期活動力減弱,相對地母親保護子女的天性,也會對棲息環境變得更加機警、敏銳,所以針對漁民的提議,仍有待與專家、學者進一步謹慎評估。
日月潭漁民從捕獲到的母魚虎肚內取出魚卵情形。(記者謝介裕翻攝)
日月潭漁民捕獲到母魚虎。(記者謝介裕翻攝)
南投縣政府去年透過「電撈」方式捕獲大批小魚虎情形。(記者謝介裕翻攝)
日月潭魚虎肆虐將其他魚類咬成半截情形(資料照,記者劉濱銓翻攝)
日月潭漁民從捕獲到的母魚虎肚內取出魚卵情形。(記者謝介裕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