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普悠瑪最小傷者距骨壞死 家屬批台鐵拒賠

2018年台鐵普悠瑪列車行經宜蘭翻覆,身受重傷的9歲男童謝沛帛(當時7歲),今年2月確診左距骨壞死,需穿戴氣墊鞋保護輔助,但台鐵局回函拒絕家屬提出的醫療核銷,讓謝家人相當心寒。(記者許倬勛攝;本報合成)

2018年台鐵普悠瑪列車行經宜蘭翻覆,身受重傷的9歲男童謝沛帛(當時7歲),今年2月確診左距骨壞死,需穿戴氣墊鞋保護輔助,但台鐵局回函拒絕家屬提出的醫療核銷,讓謝家人相當心寒。(記者許倬勛攝;本報合成)

2021/04/24 22:02

〔記者許倬勛、鄭瑋奇/綜合報導〕2018年台鐵普悠瑪列車行經宜蘭翻覆,身受重傷的9歲男童謝沛帛(當時7歲)一度昏迷,歷經漫長復健、治療,智力與視力大幅受損,家屬發現謝沛帛步態異常,今年2月確診左距骨壞死,需穿戴氣墊鞋保護輔助,但台鐵卻以「非即時醫療費用」、「家屬已提出告訴」為由拒賠,讓謝家人相當心寒,台鐵局則表示,若能確認是因事故導致需要有這筆購鞋支出,後續會重新評估從優給予協助。

台鐵第6432次普悠瑪在2018年10月21日下午,行經宜蘭新馬站時高速過彎出軌翻覆,造成18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嚴重事故。當時謝沛帛與家人返程搭上這班列車遇難,謝沛帛顱骨與腦部重創,陷入昏迷,情況一度危急。

謝沛帛母親徐美珍說,兒子十分勇敢,經歷成年人都難以想像的手術與漫長復健,但仍對中樞神經、視神經及腦部不可逆的傷害,記憶力與學習能力偏低,還有斜弱視的問題,可視範圍較常人狹窄,對生活影響甚鉅。

謝沛帛就讀桃園市楊梅瑞埔國小,班導師鍾琪芸說,沛帛非常努力學習,但成效不如預期,識字量相當有限,基礎的數學加減法都學得非常吃力,「常常上秒記住、下秒忘記」。

徐美珍說,今年初發現兒子的右腳抬起有困難,察覺異狀後赴台大醫院,確診為右距骨壞死,除得再次面臨漫長復健,平時還得穿著要價2千多元的氣墊鞋矯正,向台鐵局申請核銷時,卻被潑了一頭冷水,對方竟以「非即時醫療費用」、「台端已提出告訴」為由駁回,讓一家人難以理解。

「孩子的傷痛是台鐵所致,一輩子難復元,台鐵應盡責任與義務」徐美珍痛批台鐵逃避責任,家屬提出告訴是作為國民的權利,與台鐵所需承擔的醫療照護與賠償有何關係?

徐美珍說,前台鐵局長張振源當初上台時信誓旦旦說會「盡全力照顧所有受傷旅客」承諾,如今台鐵局關懷員只有在核銷時才會出現、明言暗示家屬盡快達成和解,對比張振源的承諾與台鐵現下所為,實在令人心寒不已。

台鐵局表示,相關賠償的原則是只要提告後,醫療行為、看護費用會持續支付,但其他支出就是要等法院裁定台鐵需支付的賠償;但今天這例若能確認是因事故導致需要有這筆購鞋支出,後續會重新評估從優給予協助。

母親節將近,謝沛帛貼心親吻媽媽。(記者許倬勛攝)

母親節將近,謝沛帛貼心親吻媽媽。(記者許倬勛攝)

台鐵局回函拒絕家屬提出的醫療核銷。(記者許倬勛攝)

台鐵局回函拒絕家屬提出的醫療核銷。(記者許倬勛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