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30天生活路徑成作品 《量子曲徑》紀錄藝術家軌跡

黃偉茜表示,藝術對她而言是透過眼睛將自己的體悟、對他人的觀察融入作品之中。(記者邱書昱攝)

黃偉茜表示,藝術對她而言是透過眼睛將自己的體悟、對他人的觀察融入作品之中。(記者邱書昱攝)

2020/08/24 14:29

〔記者邱書昱/新北報導〕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駐村藝術家黃偉茜以陶土紀錄生活軌跡,創作出作品《量子曲徑》,有趣的是,觀眾近距離欣賞時,觸動機械就能讓作品產生搖晃或碰撞,作品從即日起至10月4日於陶博館長廊展出。

畢業於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的黃偉茜近年囊括海外多項獎座,包含2018年獲得西班牙「L’Alcora」第38屆國際陶藝競賽特別獎、2016陶瓷新品展創意設計獎,除了參與多項國際聯展外,並曾於日本信樂陶藝之森、印尼駐村創作。

這次從116位藝術家脫穎而出獲得陶博館駐村機會,她體會到現在人為了工作而忙碌,忘記享受生活,激起創作的靈感,開啟手機定位記錄自己30天的行經動線,並利用透明壓克力板畫出路徑軌跡,再捏塑陶土轉變成立體作品,1公分的作品代表實際行進1公里的距離。

耗時40小時佈展,懸掛在玻璃長廊,與博物館的鐵灰的鋼骨結構互相映襯,自由又奔放的構圖,傳達著跳脫生活框架的想法。

黃偉茜表示,藝術對她而言是透過眼睛將自己的體悟、對他人的觀察融入作品之中,與觀者達到情感的共鳴,這樣的特點在這次駐村成果作品上表現無遺。

展覽也邀請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畫路徑寫日記,繪出自己的生活地圖。(記者邱書昱攝)

展覽也邀請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畫路徑寫日記,繪出自己的生活地圖。(記者邱書昱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