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因船難曾登釣魚台生活16天 蘇澳老船長:最難忘回憶

江錫鈴拿出好友提供的釣魚台老照片,分享島上生活經歷。(記者張議晨攝)

江錫鈴拿出好友提供的釣魚台老照片,分享島上生活經歷。(記者張議晨攝)

2020/06/23 18:07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釣魚台更名議題掀起台、日兩國戰火,但台灣人在1970年前,登釣魚台如同在走自家廚房,南方澳漁民江錫鈴還曾因船隻受損在島上克難生活16天,過程宛如文學作品「魯賓遜漂流記」直到友船救援,才順利平安返家,他自認應是目前登島生活最久的漁民,至於主權議題,他說,當年是政府自己不爭取,現在說都太遲了。

86歲的江錫鈴,有超過60年船長資歷,也是目前南方澳為數不多、曾經登上釣魚台的船長之一,其中,60多年前的一場船難,讓他意外在島上生活16天,過程宛如真實版的「魯賓遜」。

江錫鈴回憶,當年他23歲剛結婚不久,駕船與船員前往釣魚台拚搏,未料因風浪受困,漁船幾近報廢,整船16人在島上待援。

因船隻受損嚴重,江錫鈴一行被迫窩居在島上海蝕洞,島上生活條件不佳,16人如何度過?

他說,討海人遠行糧食都會帶足,於是靠著船上白米,以及魚類、龍蝦,度過艱苦的16天。因釣魚台蚊蟲多,還得燒漂流木驅蚊,才免受侵擾,苦撐到友船抵達,才平安返家。

他說,早期釣魚台漁民登島宛如在走自家廚房,海域周遭都可以看到作業漁船,因此他們才能短時間內幸運獲救;受困島上仍是他船長生涯「最難忘的回憶」,當時一同生活的船員只剩他1人,台灣目前也應該只剩他曾在島上生活超過10天。

釣魚台在漁民口中稱為「無人島」,海域周遭海產豐富,雖然風浪大、還得面臨罰款,但漁民仍趨之若鶩。

他說,釣魚台擁淡水,捕魚累了中午就登島歇息,抓龍蝦「加菜」,政府早期下令禁止漁民前往,出海都稱要去「彭佳嶼」,返家後低調不讓人知,直到日方執法加嚴,釣魚台漸漸搖不可及。

至於主權爭議,江錫鈴形容「有氣無志伸」,他批評,當年政府一心反攻大陸,雖然宣稱釣魚台是我們的,但卻是自己主動放棄爭取,40年來都在同一問題打轉。

南方澳文史工作者廖大慶說,釣魚台魚產豐富,早期就有「拚無人島」說法,南方澳目前仍有許多老船長,曾因避風、撿鳥蛋登島,雖無影像證據,但都能口述島上生活風景,宛如在走自家廚房。

86歲的江錫鈴,是南方澳少數曾登上釣魚台島生活的老船長,島上生活風貌迄今仍能如數家珍。(記者張議晨攝)

86歲的江錫鈴,是南方澳少數曾登上釣魚台島生活的老船長,島上生活風貌迄今仍能如數家珍。(記者張議晨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

熱門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