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清明掃墓後還要拜公媽?民俗專家:缺一不可

南投縣各公墓可見民眾掃墓情形。(記者謝介裕攝)

南投縣各公墓可見民眾掃墓情形。(記者謝介裕攝)

2020/04/03 09:16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今是清明節連假第2天,南投縣各鄉鎮市墓園、納骨堂(塔),不時可見民眾提早掃墓的身影,但已掃過墓後,清明當天還要不要祭拜家中公媽?引發網友關切,民俗專家廖大乙說,掃墓與拜公媽雖然都是祭祖,但涵義有別,所以在慎終追遠時,千萬要記得兩者「缺一不可」,不過,家中原本就未設置「公媽牌位」的人,便不受此習俗規範。

清明連假以來,從網路至社區左鄰右舍,近來最引人關注的話題,便是掃過祖先的墳墓或納骨堂(塔)後,家中的公媽仍要拜?還是可以不用拜?有的網友主張都要拜,有的認為,兩者都算是祭祖,基於不重複原則,應可擇一而為,莫衷一是。

民俗專家廖大乙指出,站在道教及靈學立場而言,每個人都有3魂7魄,所謂「3魂」指的是「靈、生、覺」,人往生後,一魂等待轉世、一魂跟著屍骨到墓園或納骨堂(塔),另一魂則在家中的公媽牌位享受香火祭祀,因此,民眾不僅要掃墓,連家中神明廳的公媽也不可遺漏,且建議選擇清明節當天早上至中午的好時段祭拜公媽,如此墓園或納骨堂(塔)的先人,與家中公媽牌位可兩相呼應,達到庇護後代子孫平安、健康的目的。

至於拜公媽的供品方面,可不是任何水果都能放上供桌,尤其芭樂及番茄2種水果,因籽難消化,或多或少會隨大號排泄,而被視為不夠敬重,所以是拜公媽的忌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