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侯友宜親自領軍 爭論23年淡北道路環評案叩關成功

淡北道路示意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淡北道路示意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2020/01/15 17:39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爭論23年的淡北道路案,歷經兩次環評大會審查退回初審小組,今日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領軍叩關環評,經歷逾2小時的審查後,會議主席、環保署長張子敬宣布全案通過。

淡北道路為南北走向,全長約5.45公里,預定路線北起台2線與台2乙線交會點附近(登輝大道與中正東路交叉路口),南迄台2線與大度路交會點附近(台北市大度路與立德路口東側),路線沿台2線、捷運淡水線與淡水河右岸間路廊規劃。但因牽涉大眾運輸運量評估、民眾生活環境、文化景觀、生態等衝擊,23年來爭論不休。

開發單位表示,淡北道路自淡水區中正東路與淡金路交叉口起至台北市立德路口止,為降低環境衝擊,僅有和淡海輕軌共構部分及跨越關渡大橋等2處採高架設計,其餘都是平面雙向4線道;隨著淡海輕軌通車、淡江大橋開工,淡北道路興建案通過,解決淡水交通問題的三個重要方案健全後,將對淡水發展有莫大助益。

但本案遭濮大威、賀陳旦、林志盈、鍾慧諭、李克聰等前任台北市交通局長、交通學者以及國土規劃、都市計畫、建築專業學者出面連署反對。

濮大威指出,淡北道路最大的問題是「先射箭再畫靶」,沒有做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且此案對當地生態衝擊過大,竹圍居民將損失3個大安森林公園的綠地,以交通專業觀點,該案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交通安全協會理事吳祥瑀也表示,國外的研究顯示,若因為道路壅塞而闢建新道路,新闢道路將會吸引更多車輛,最終導致新闢道路同樣面臨壅塞情況。新北市府雖表示淡江大橋、淡北道路均完工後,僅會增加8%車流,但若加總聯外道路數據,卻恐增加75%。

不過新北市議員陳偉杰、蔡錦賢及多名淡水民眾均表示,淡水地區塞車問題嚴重,曾數次發生救災、救命不及的事件,因此興建淡北道路是當地居民共同的心聲。

環委綜合各方意見後,決議要求開發單位於報告書中納入「營運階段納入每季1次鳥擊調查作業」、「生態除污池管理策略納入綜合管理計畫」及「補植計畫之植栽樹種及數量」,開發單位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也表示將遵照辦理,最終全案審查通過。

會後侯友宜表示,淡北道路不但可以紓解台2線交通問題,也打通淡水、關渡地區緊急醫療急難救災運輸的「救命道路」,消除當地民眾長久以來的塞車惡夢。

今天包括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交通安全協會、環境法律人協會到場反對,質疑本屆環評委員中並無交通學者,將對環委組成的正當性以及生態爭議提起訴訟。濮大威則建議市府須將大眾運輸納入計劃中,並呼籲中央建立跨行政區的交通規劃制度。

全案於1996年開始規劃,當時採高架設計,2000年被環評大會駁回;2008年7月台北縣政府宣布繼續推動,但改為沿河平面道路,2011年6月環保署有條件通過環評,但環團認為沒有完整評估對紅樹林生態衝擊提出行政訴訟,2013年9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撤銷環評結論及環保署訴願決定。

2015年新北市政府重新送審,並自願進入嚴謹的二階環評審查,2019年3月13日進入環評大會審查,委員要求補件再審,5月8日再排審查,當天正反意見僵持不下,最後不記名投票,支持5票、反對5票,決定再排一次審查。今天通過環評之後,全案走完環評程序,歷經23年的環評爭論,畫下句點。

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領軍,淡北道路案環評叩關成功。(記者羅綺攝)

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領軍,淡北道路案環評叩關成功。(記者羅綺攝)

侯友宜表示,對環評委員提出的要求,未來市府將會加以督促,維護將對環境及生態的傷害降到最低。 (記者羅綺攝)

侯友宜表示,對環評委員提出的要求,未來市府將會加以督促,維護將對環境及生態的傷害降到最低。 (記者羅綺攝)

淡北道路路線示意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淡北道路路線示意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