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職人片》故宮古書修復師技藝傳承 延續「師徒制精神」

桌上老舊的文獻善本,即將陳列在故宮博物院內展示,身穿白袍的修復師,討論著修補方式。﹝記者林佳儒攝﹞

桌上老舊的文獻善本,即將陳列在故宮博物院內展示,身穿白袍的修復師,討論著修補方式。﹝記者林佳儒攝﹞

2019/05/22 10:00

〔記者林佳儒/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修復室內,桌上一本本斑駁老舊的文獻、善本,有些被蟲蛀滿坑洞、有些紙張已脫落,修補這些「病人」就是修復師的使命,也是賴清忠的例行公事。

入行近45年的古書修復師賴清忠,從一本光緒年間的「月摺檔」拆下紙張,熟練操作修復技巧「小托」:正面朝下蓋在不織布上,攤平坑洞周圍的紙後,黏上一張剛刷完漿糊水的長纖維「楮皮紙」,等待上牆晾乾,原本脆化的紙張就多了一層護貝。賴清忠說:「一本書拿來破破爛爛,把它恢復原來原狀,看起來就有成就感。」

賴清忠16歲時,在師父林茂生帶領下,到故宮學習修復技巧,當時的「師徒制度」,讓兩人的情感濃厚,賴清忠說:「我師父本身家族是裱褙的,師父教我的大部分,都是他的經驗累積傳承給我,他也教了我很多待人處事。」隨著師父退休,賴清忠有時候會拿出師父留下來的修復工具,想起與師父工作的時光,他說:「看到這把刀就會想起,當時師傅教我怎麼磨刀。」

一對一的「師徒制」,即將在賴清忠退休後走入歷史,不過現在的年輕修復師,從學校學到的技術更加多元,賴清忠表示,「現在的學院派他們涉略比較廣,基本工都會,但是碰到不會的,還是要互相討論。」

年輕修復師高宜君舉例像是「補洞」技術,傳統會用一張紙反覆翻動,以「視覺暫留法」方式畫出形狀,再去撕毛邊貼上去,她說:「現在就會推薦賴先生用『光板』,讓洞跟紙視覺上面差別比較大,也較容易畫出洞的形狀來。」賴清忠常常會與修復師,互相交流彼此在實務上或是學術上的經驗,並嘗試新的技術,高宜君說:「大家可能覺得,修書工作很枯燥乏味,但賴先生修了40年,也沒有厭倦,很值得我們學習。」

年輕修復師承接傳統的工法,也推陳出新的技術,將賴清忠與林茂生的職人精神繼續延續下去。

入行近45年的古書修復師賴清忠,16歲時在師父林茂生帶領下,到故宮學習修復技術,當時的「師徒制度」,讓兩人的情感濃厚。﹝記者林佳儒攝﹞

入行近45年的古書修復師賴清忠,16歲時在師父林茂生帶領下,到故宮學習修復技術,當時的「師徒制度」,讓兩人的情感濃厚。﹝記者林佳儒攝﹞

隨著師父林茂生退休,賴清忠有時會拿出師父留下來的修復工具,想起與師父工作的時光。﹝記者林佳儒攝﹞

隨著師父林茂生退休,賴清忠有時會拿出師父留下來的修復工具,想起與師父工作的時光。﹝記者林佳儒攝﹞

一對一的「師徒制」,即將在賴清忠退休後走入歷史,不過現在的年輕修復師,從學校學到的技術更加多元,如使用「光板」修補洞。﹝記者林佳儒攝﹞

一對一的「師徒制」,即將在賴清忠退休後走入歷史,不過現在的年輕修復師,從學校學到的技術更加多元,如使用「光板」修補洞。﹝記者林佳儒攝﹞

現在的年輕修復師,從學校學到的技術更加多元,賴清忠也常常與修復師,互相交流經驗,嘗試新的技術。﹝記者林佳儒攝﹞

現在的年輕修復師,從學校學到的技術更加多元,賴清忠也常常與修復師,互相交流經驗,嘗試新的技術。﹝記者林佳儒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