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熱病4年來最嚴重 崑濱伯挺餘糧收購穩米價
稻熱病4年來最嚴重。(資料照,農糧署提供)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今年稻熱病是4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雲嘉南地區監控面積已有42%出現中度以上災情,農委會祭出餘糧收購措施,但不斷遭抨擊是大撒幣,農民崑濱伯看不下去這樣的批評,他今天現身說法表示,稻熱病會造成稻米品質參差不齊,有政府出面收購才能確保品質好的不會被整體壓低價格,這是真正對農民好的作法,他也呼籲農民合理施肥不要貪肥,氮肥過多也會讓稻子染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日前宣布,今年一期稻作餘糧收購將不限每公頃3200公斤,農民每繳100台斤至少有1300元以上價格,已嚴重到無法挽救的稻作可在本月15日前直接播撒田菁綠肥,不必再耕除稻作,每公頃可領到4萬5千元補助。
但是農委會作法不斷遭質疑只是補助撒幣,紀錄片無米樂主角崑濱伯今年已經高齡90歲,他對此表示,種田已經60多年,稻熱病不只是天氣的問題,農民做好紀錄和接收相關單位的預警,可以好好防範,除了天氣溫度高低交錯,如果施用氮肥太多,也可能會出現稻熱病。
崑濱伯說,農委會現在提出餘糧收購的作法,對農民是最好的,因為稻熱病出現後,雖然產量會下跌,但是會有品質參差不齊的情形,農民一般來說都會把品質好的繳交公糧,其他的才給糧商收購,所以政府收購可以保障稻米品質好的價格也好,品質差的才到市面上流通,才不會影響稻米整體價格。
「合理施肥,不要貪肥。」崑濱伯也提醒農友,他說,他「做事」的方法,是每年都會記錄稻米生長狀況和產量,每年依照不同的天氣狀況來調整施肥的方式,也建議農民們除了按照經驗施肥,也能記錄一下稻子發育情況,合理的施肥。
此外,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表示,長遠來看,控管稻米種植面積和提高稻米生產品質,是需要推動的政策,二期作產量低病蟲害又多,應該鼓勵二期作水稻的再生稻區,包含逢雨必淹、不良耕作地區,轉作景觀作物,,補助金額一分地大約6000到8000元,也要請地方政府一起輔導推廣,這樣市場機能與信心一定能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