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深入尖石偏鄉 助媽媽原民復育小米
新竹尖石後山部落的原住民特地下山,在台北醫學大學舉辦小米致贈儀式,也現場示範如何製作食用小米。(記者吳柏軒攝)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為協助地方文化復育,台北醫學大學3、4年前投入新竹縣尖石鄉,與後山部落共同合作,重點栽植原住民重要文化象徵「小米」,如今除了開墾10塊小米田,更把小米文化搬下山,舉辦「泰雅爾族小米文化特展」,傳遞給更多人。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林益仁表示,在3、4年前起開始,陸續與新竹尖石後山的司馬庫斯、鎮西堡、田埔部落等合作,建立夥伴關係,幫助部落復育文化,其中最主要的象徵就是找回中斷30年的小米種植。
林益仁說,每個原住民族群都會根據當地生態,種植特定小米品種,並有「族語名」等,即使同品種在不同族群之間也有不同名稱、用法與神話傳說等,各部落從播種到收成亦各自的專屬儀式,顯現小米可傳遞重要原民文化。
今北醫大亦與部落合作,將小米搬下山,在校內舉辦小米特展,規劃8個展區實際展示9個品種,上午各部落也特地早起下山,帶著親手種植的小米,當場搥打揉捏,同時亦舉辦小米致贈及傳承等儀式,象徵與學校長期合作,並把小米文化向下扎根等意涵。
林益仁希望,透過與尖石後山部落長期且良好的夥伴關係,學校可發揮社會教育、社團服務、健康照顧以及農產促銷等,可連結城鄉互惠、達到學術應用的嘗試,營造彼此共好橋樑。
台北醫學大學與新竹尖石後山部落合作,把小米搬下山,舉辦特展,向世人傳遞重要的原民文化。(記者吳柏軒攝)
小米是台灣原住民過去重要主食,因改以白米為主食而中斷種植,如今為了文化再度復育。(記者吳柏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