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好兆頭!客家天穿日遇雨下不停 灌飽農田有利春耕

客家天穿日中壢場活動,大人、小朋友一起搓湯圓,呼應豬年生肖,還把五色湯圓被捏成可愛的小豬,個個愛不釋手。(記者李容萍攝)

客家天穿日中壢場活動,大人、小朋友一起搓湯圓,呼應豬年生肖,還把五色湯圓被捏成可愛的小豬,個個愛不釋手。(記者李容萍攝)

2019/02/24 23:24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客家俗諺有云「有做無做,尞到天穿過」,24日(農曆正月20日)是「天穿日」,也是客家族群特有的文化節慶,市府客家事務局聯合中壢、新屋、龍潭、大園及觀音等5公所發揮創意推出結合在地社區學校展演的亮點活動及五色粄DIY、綠色減碳市集等,象徵協助女媧「煉石補天」,也充分展現客家人敬天惜福、愛物惜物,讓大地休養生息的生活哲學,為客家傳統節慶加入創新色彩。

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活動表示,桃園市客家人口達85萬人全國最多,成為「客家第一庄」,客家天穿日也是全國客家日,時值石門水庫缺水,碰巧是春耕下雨的日子,代表來年雨水多,有助稻作長成,是好的徵兆。

客家事務局長何明光指出,客家「天穿日」由來,相傳水神與火神相爭,不慎將天撞破,女媧為避免人間苦難,煉製五色石補天,客家人感念女媧補天「天穿日」,男不耕田、女不織布,讓土地休養生息,代表客家敬天謝地、崇尚自然的智慧。

5場次的天穿日活動,中壢區公所於仁海宮前廣場邀請藝人梁文音及無双樂團等華客語歌手演唱;新屋區於公所前廣場辦理「回收換樹苗」,邀請火焰蟲客家說演團演出天穿日主題音樂劇;龍潭區於三坑生態公園推出五行石擲筊闖關、舊物再造和環境生態遊程;大園區公所於老人文康活動中心推出「超級變變變」,由在地幼兒園及國小學童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登台競賽;觀音區結合當地知名地標「白沙岬燈塔」辦理健行。

另外,客家局主辦的「密室逃脫」遊戲持續辦到3月31日,每天限量開放6場次,活動期間的週六、日,另提供限量的免費體驗花布燈籠DIY,讓民眾帶回家。

鄭文燦(前中)出席中壢場客家天穿日活動,與小朋友一起搓湯圓補天趣。(記者李容萍攝)

鄭文燦(前中)出席中壢場客家天穿日活動,與小朋友一起搓湯圓補天趣。(記者李容萍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