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月桃姊睡月桃席激發創作靈感 獲部落耆老讚許

    非原住民身分的月桃姊黃芳琪,長期致力傳承魯凱族的月桃編物技藝。(記者王峻祺攝)

    非原住民身分的月桃姊黃芳琪,長期致力傳承魯凱族的月桃編物技藝。(記者王峻祺攝)

    2018/01/02 18:21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文創盛事「釀市集」邁向第5年,邀請在地55組藝術創作者回娘家,以「舒適慢活」主題妝點展場,自嘲是「月桃媳婦」的月桃姊黃芳琪,為轉型原有編組風格,還特地睡在月桃席上解憂,藉此激發好靈感,近期已成功將創作拓展至燈罩、背包等生活用品上,大獲魯凱族耆老好評。

    長期研究南島文化的黃芳琪,因熱愛月桃編物技藝,還遠到屏東部落向魯凱族婦人學習月桃葉鞘的保存方式,甚至一度窮到吃野菜度日仍樂此不疲,定居花蓮後更成立「月桃戲」工作室,整日埋首在月桃編組中。

    原本主要編織繩索、盤、簍及涼、草蓆的黃芳琪,為了激發參展作品的多樣性,還重回多年前在部落田野調查時,晚上睡在鋪有月桃席石板床上的日子,期望聞著淡淡的月桃香入睡,藉此紓壓、解憂,讓隔日睡醒後的她能更具創作靈感。

    她說,傳統月桃葉編組多為盤、簍創作,為增添參展藝術性,陸續突破舊有思維,跳脫原本的編織型態,融入更豐富的藝術創作,將月桃葉曬乾後提取出的纖維,用來製作燈罩、背包、吊飾及窗簾等,透過多元化日常用品的呈現,保留下月桃葉的編組文化。

    黃芳琪說,投入傳統技藝研究並不容易,花蓮鹽寮野生月桃多,雖處理耗時,但仍希望用最傳統的做法,編組出極良品的手工藝,也期許自己能夠永遠堅持下去,發掘隱身在月桃背後的人文與藝術價值,以非原住民的身分延續部落族人的傳統智慧。

    傳統月桃葉編組多為盤、簍創作,黃芳琪為增添參展藝術性,跳脫原本編織型態,用月桃葉製作燈罩、背包、吊飾及窗簾等,透過多元化日常用品的呈現,保留下更多月桃葉的編組文化。 (記者王峻祺攝)

    傳統月桃葉編組多為盤、簍創作,黃芳琪為增添參展藝術性,跳脫原本編織型態,用月桃葉製作燈罩、背包、吊飾及窗簾等,透過多元化日常用品的呈現,保留下更多月桃葉的編組文化。 (記者王峻祺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生活今日熱門

    2025春節專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