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動工!新竹市首座樹葬環保園區有4千穴位
新竹市政府規劃首座樹葬園區,佔地1.1公頃,將提供4000個穴位,預計明年動工,後年啟用。(示意圖,新竹市府提供)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市府民政處規劃在生命紀念園區羽化館前方,設置1.1公頃的首座樹葬園區,提供4000個穴位,總工程經費3000萬元,預計明年動工,後年啟用,將提供市民更多殯葬選擇,響應政府環保天然政策。
市府民政處表示,環保自然葬是指往生者以火化方式燒成骨灰後,不設永久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不立碑也不造墳。「遺體化作春泥、回歸大地」,這樣的理念一方面是節省土地資源,另方面也節省殯葬過程的開銷及社會成本。依據目前《殯葬管理條例》針對環保葬已有規範及倡導,環保葬法包括樹葬、灑葬、海葬、花葬等。
民政處已在民國105年完成樹葬可行性研究,也規劃在羽化館前1.1公頃土地做樹葬園區,年底前會啟動工程規劃設計,市府目前未來的樹葬園區規劃會以生命之河為主題,規劃6區不同的樹種,除了樹葬區,也規劃緩衝草坪及兼有防洪功能的靜思池,期許樹葬園區不只是民眾清明祭祖才來,而是可隨時來緬懷親人或休憩的場域。
民政處表示,這是竹市規劃的第一座樹葬園區,市府會參考其他縣市經驗,啟動「新竹市殯葬管理自治條例」修訂,針對樹葬訂定管理規範。同時殯葬管理所也在今年7月及8月參訪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台北市富德公墓「詠愛園」,針對雙北地區環保葬區空間設計、殯葬方式等,汲取經驗,讓竹市的樹葬園區也能更完整。
民政處強調,樹葬是指在公墓內把骨灰藏納土中,或在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實施樹葬的骨灰需經研磨裝入容易自然分解的容器,這樣的容器目前多以玉米澱粉材質製作,就是要符合環保的概念。
民政處強調,已完成規劃設計,並編列3000萬元經費,預計規劃4000個穴位,紓解竹市塔位幾年後可能飽和的狀況,也提供環保天然的殯葬方式供民眾選擇。
新竹市政府規劃首座樹葬園區,將提供4000個穴位,預計明年動工,後年啟用。(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政府規劃首座樹葬園區,將提供4000個穴位,預計明年動工,後年啟用。(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政府規劃首座樹葬園區,佔地1.1公頃,將提供4000個穴位,預計明年動工,後年啟用。(示意圖,新竹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