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走過50年 來看前鎮漁港如何轉型面對新挑戰
「海海人生─遠洋漁業在高雄」特展,反省海洋資源保育議題,期望環繞台灣的藍色大海能生生不息。(記者黃佳琳攝)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空氣中飄著海潮味,是許多人對高雄這座港都城市的第一印象。高雄自日治時期築港以來便成為台灣遠洋漁業的發展核心,而前鎮漁港自1967年建港,躍居台灣最大遠洋作業漁港,迄今輝煌走過50年,面對日趨艱難的海洋環境,前鎮漁港也面臨轉型命運,高史博特別舉辦特展,從在地角度觀看高雄遠洋漁業的發展歷程。
高史博指出,遠洋漁業曾替台灣賺取大量的外匯收入,前鎮漁港的漁貨進出量更佔台灣漁業總量60%以上,創造可觀的漁業經濟產值,然而,面對日趨艱難的海洋環境,身為漁業大國的台灣無可迴避,因此希望透過「海海人生─遠洋漁業在高雄」特展,反省海洋資源保育議題,期望環繞台灣的藍色大海能生生不息。
「海」展以5大單元為主軸,「從小漁船到大船入港」紀錄高雄早期到近代港口的轉型演變、「出海.航向漁場最前線」刻劃討海人冒險拚搏海上戰場的經歷、「回航.看見岸上的人」呈現港岸支援補給故事、「與海依存的技術產業」介紹因應遠洋漁業而生的周邊產業鏈、「遠洋漁業的未來挑戰」則從現今的漁業困境,反思如何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高史博期藉此次展出的圖文資料、影像紀錄及文物模型,除了讓參觀民眾一睹遠洋漁船海上作業與生活的特殊面貌外,更透過有趣的互動裝置,讓民眾能從中瞭解到遠洋漁業如何發展與茁壯,成為高雄不可替代的面貌之一。
「海海人生─遠洋漁業在高雄」特展,反省海洋資源保育議題,期望環繞台灣的藍色大海能生生不息。(記者黃佳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