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貧日編竹籃維生 教部次長蔡清華感念恩師助升學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幼時單親家貧,母親也不識字,自己也需日30個竹籃維生,最後小學恩師王銘焜說服母親,讓其繼續升學,讓蔡清華感念至今。(記者吳柏軒攝)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教育部今天公布105年師鐸獎選拔,共有72名獲獎者,肯定其師道浩浩,而教部次長蔡清華也感念小學恩師,說服母親讓其繼續升學,今天才能有如此成就。
45年次出生的蔡清華回憶,自己從小單親家庭長大,不識字的媽媽替人撒掃洗衣、編製竹籃,辛勤維持家計,自己也須每日編30個竹籃,當年沒有初中義務教育,原本小學畢業後,已談好要去一間機車行當學徒,幸好遇上小學導師王銘焜不捨,到家中說服母親,才順利一路升學,如今當上教育部次長職位,十分感念恩師當年栽培。
教育部表示,將在每年9月推動「敬師月」活動,整合民間資源,激發老師熱情,讓好的老師有尊嚴,鼓勵民眾回憶:讓「好老師記一輩子」;而今年師鐸獎,也從全國22縣市中的各級教育人員遴選,最終從169人中選出72名獲獎者。
其中,南投縣立延和國中的校長林紹湖,出身單親、從小打零工長大,求學路坎坷,長大後從鄉公所臨時幹事做起,但小時夢想當校長,花了22年時間進修,終於成就當國中校長的夢,也因出身而關懷弱勢學生,還結合網路新科技推動創新教育,獲今年師鐸獎肯定。
另,台北市中山女高老師林立維也因和法官夢想擦身,意外走進教育領域,卻燃起熱情,經常運用法律專長,幫學生解決問題,如協助學生遠離家庭暴力等,今年同樣獲得師鐸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