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斥資27億 高雄哈瑪星、左營舊城可望再現風華
高市左營舊城獲文化部補助,可望再現舊城風華。(高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高雄市「見城計畫」及「興濱計畫」兩大專案計畫,於今日獲文化部全案核定,預計將投入27億元,高市文化局規劃以8年時間重現左營舊城、哈瑪星新濱町等歷史現場,讓台灣近2百年的歷史發展紋理獲得記錄與呈現,為高雄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寫下新頁。
文化局長史哲表示,「見城計畫」及「興濱計畫」兩案全數經費皆已獲文化部核定,顯見新政府高度重視南部的文化資產保存,他特別感謝長期關心高雄文化資產議題的立委劉世芳與管碧玲,積極協助高雄向文化部爭取專案計劃補助,讓地方推動發展的訴求獲得回應,也確立未來高雄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主軸發展方向。
文化部提出「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劃中,高市文化局選定台灣第一座石城、見證台灣歷史發展的左營舊城,提出「見城計畫」外,更與都發局合作,擇具日治時期歷史街區指標性的哈瑪星地區,攜手研提「興濱計畫」,這兩個案子都獲得文化部補助,對高雄辦理區域性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工作是一大鼓勵。
文化局說明,國內現存古石城皆僅餘點狀式殘蹟,僅有左營舊城為保存最完整、最具歷史現場再造潛力的城池,經提出「見城計畫」,規劃舊城東、南、西、北門及城內等5大子計畫,執行26個構想單元,期能重建並重見「台灣第一石城」。
哈瑪星聚落則是高雄市發展的起點,區內仍保有日治時期城市建設的獨特街廓與歷史發展脈絡,「興濱計畫」以復興濱線鐵道場域為目標,規劃山、港、鐵、町四大主軸,逐步復興哈瑪星歷史場域。
史哲表示,「見城計畫」及「興濱計畫」獲中央核定後,意味著台灣在清領、日治兩塊重要的歷史記憶版塊的成功保存,然而戰後的眷村記錄著特殊時代下的人民跨海大遷徙,也深具歷史重要意義與特殊文化價值,未來更期盼中央能再次與高雄攜手合作眷村文化保存政策,將可串連清領、日治及戰後國民政府時期,在高雄拼湊出完整的台灣近代發展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