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囝仔嚴正 化身「好奇號」大腦登陸火星
嚴正不只達成進入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夢想,他更扛起設計「好奇號」執行軟體的責任,並在登陸火星後,負責操控「好奇號」,堪稱是「好奇號」的大腦。(圖擷取自NASA官網)
[記者吳柏緯/台北報導]2012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執行「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登陸火星的任務,引起世界矚目,而在任務團隊中有一個台灣人的身影,他是來自台灣的嚴正。嚴正不只達成進入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夢想,他更扛起設計「好奇號」執行軟體的責任,並在登陸火星後,負責操控「好奇號」,堪稱是「好奇號」的大腦。
由於「好奇號」的任務受到全世界矚目,任何發現都可能影響未來火星探測任務,作為「好奇號」的副總工程師,嚴正一刻也不敢鬆懈,這次則趁著NASA世界巡迴展來到台灣,特地回國與大家分享太空探險的經驗。
清大數學系畢業的嚴正,赴美求學後轉換跑道至機械與電腦科學,並投入行走車輛的研發與設計。原本參與太空任務並不在嚴正的人生規劃中,直到1997年看到美國推動的火星探路者計畫,將機器火星車旅居者號送上火星,這對嚴正而言是很大的衝擊,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研究領域居然跟太空任務有關。
因為有研發行走車輛的技術,加上朋友的引薦,嚴正繞了一大圈,終於進入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NASA。
在投入「好奇號」的任務前,2004年時嚴正先參與了「機會號」與「精神號」兩部機器火星車的任務,回想當時,嚴正表示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常會夢見任務失敗而被驚醒,不過所幸夢境都沒有成真,而原定只能執行90天探測任務的精神號,今年已迎來在火星的第12年。
有了前面的經驗,嚴正在2005年開始投入「好奇號」的軟體開發任務,並在7年後順利將「好奇號」送上火星。嚴正說明,這項任務前後長達7年,所有的工作人員壓力都很大,若是失敗就代表所有同事過去7年的努力完全白費。
因此,當「好奇號」順利登陸,並傳回畫面後,所有人都欣喜若狂,嚴正回憶當時的心情表示,除了開心外,一想到接著要擔負起「好奇號」的操控工作,更是興奮不已。
「好奇號」執行任務至今已經4年,除了曾從火星寄回明信片外,也證實火星的土壤中富含水分,對於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有不小助益。
至於火星任務的下一步,嚴正表示「好奇號」在火星上的任務還有6年,預計在2020年時會啟動下一個階段的火星計畫,屆時會將新的機器火星車送往火星,採集火星上的岩石、土壤等自然物質,並在適當的時候將它從火星接回地球,透過分析採集物,有助於人類對於火星的認識,並為往後的探測任務提供有利的資訊。
從數學研究跨界到太空任務,嚴正說,不要害怕夢想太大,找對方向才是重要,他認為台灣相較與美國而言,相關的航太資源與科系較少,因此許多對於航太有興趣的學生都不敢去逐夢,他建議,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並全心投入,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才能把他牢牢抓住。
過去都是透過「好奇號」的眼睛看火星,會不會想實際到火星看看,嚴正笑說,上太空實在太辛苦也太冷了,還是交給機器人就好。
好奇號任務的副總工程師嚴正表示,外界看到的都是太空任務光鮮亮麗的一面,但背後有太多不為人知的辛苦。(記者吳柏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