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宜蘭元宵鞭春牛 水牛已退出歷史舞台

宜蘭縣春耕均改用耕耘機代勞,水牛已退出歷史舞台。(資料照,記者江志雄攝)

宜蘭縣春耕均改用耕耘機代勞,水牛已退出歷史舞台。(資料照,記者江志雄攝)

2016/02/22 22:03

[記者江志雄/宜蘭報導]元宵節許多地方辦鞭春牛活動,代表新春假期結束,各行各業返回工作崗位,事實上,從前耕田用的水牛被耕耘機取代,宜蘭縣已寥寥無幾。

水牛在農村社會不可或缺,甚至被視為家族一份子,許多老一輩的人表達感念,終身不吃牛肉,隨著時代變遷,水牛犁田畫面愈來愈少見,五結鄉簡姓代耕業者說,宜蘭縣春耕均改以耕耘機代勞,水牛已退出歷史舞台,若有飼養也是作觀光或其他用途。

文史工作者陳榮楷認為,鞭春牛雖是象徵意義,但具有教化作用,提醒人們收起玩心,應專注於課業及工作上,水牛更代表勤奮、苦幹精神,反映出台灣人的堅毅性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