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多元培育20年 教長:不少夥伴怕老師跟不上
師資多元培育20年,教育部長吳思華今早致詞時提及,不少夥伴怕老師跟不上新課綱。(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師資多元培育今年20年,教育部長吳思華今早參加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致詞時表示,不管是過去20年或120年,台灣對教師培養有非常穩定的架構,沒有什麼可以挑剔或批評,但每個時代都有新的教育議題,師培是否已經準備好去面對台灣未來教育非常大的挑戰,107年12年國教課綱將實施,希望翻轉學習主體,降必修、增選修、以學生為本位,如何讓老師也做好準備,師培要提早思考,不少教育夥伴對12年課綱抱持期望也深感恐懼,「怕我們的老師跟不上」,新課綱需要老師新面貌。
吳思華表示,學科專業、教育專業和對教育的熱情及理想,是師培最重要的三件事。老師是否有足夠的學科專業,是否需要專業比例的劃分,未來要勇敢去面對,上週他去看新住民教育中心,提及107學年本土語言將新住民語列入,但新住民關心是否有足夠師資,教育內涵愈多元化,如何保有不同的專業師資,可能處理方式有兩種:事先規劃維持均衡,或者讓現有不同領域專業者有更簡單管道加入師培,最近遇到一群熱愛教育快退休的人,他們有熱情,但沒有資格,是否可以讓這群人進入師培系統。
吳思華表示,偏鄉教育及後端教育問題需要大家努力,偏鄉教育非師培可單獨解決,但在偏鄉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是原住民孩子,生活經驗和刺激比城市孩子少,幫助孩子學習需要不同的手法,教育部希望積極處理補救教學,碰到無法突破點,並非重新教一遍就會,並未把補救教學當成專業,教會學不會的孩子,大家在師培一起努力。
吳思華表示,數位學習及實驗教育亦是重點,數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運用工具成為幫助學習的武器,而非限制條件;實驗教育三法在去年通過,大家猛然覺得可以依自己的理念辦學,但他要理性去問:是否有足夠不同教育理念引導實驗教育?不同教育學派是否有足夠操作方法?理性方式進行實驗?他不想任何一個想法提出後變成大規模推動,恐造成另一種傷害,而是希望多元培育師資觀點變成多元辦學觀點,過程可能要花5到10年,給台灣國民教育更不同的前景。
吳思華指出,任何工作需要足夠專業,更需要熱情,熱情不能只來自單面要求,將心比心,一個老師到很偏遠地方,如果不能過相對健康平安生活,怎麼期待他留在偏鄉?因此行政減量和教師安定,教師回到本業,不要太多行政干擾,薪資加給改善是留住偏鄉老師的必要條件,根本上讓社會對教師有更大尊敬和支持,師培社群能相互鼓勵,教師不是職業而是志業,個人和教育工作有更緊密連結,才能務實提高教師熱情。
吳思華表示,他日前和高中同學喝咖啡,回答同學提問教育是什麼?教育是成人之美,幫助每個人實踐心中夢想,有美好的人生,這是教育工作者的自豪,幫助了應該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