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成天然紀錄器 台大跨國研究史前地震頻率
論文第一作者、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班學生Kau Thirumalai與佛烈德泰勒教授勘查雷諾加島上的小環礁珊瑚。(沈川洲提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珊瑚礁成天然地震紀錄器,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與美國學者共組團隊,用特殊定年技術計算珊瑚化石年齡,已成功呈現所羅門群島數千年的超級地震史,未來將在台灣尋覓合適地點,如墾丁核三廠附近,深入研究找出強震發生頻率。
沈川洲表示,超級地震引發大海嘯,如2004年蘇門答臘9.0強震引發的南亞大海嘯、2011年日本311海嘯也是本州外海規模9.0強震所引發,而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礁會因地震海嘯引起的海水面上升下降,導致死亡,認為生長在海岸邊的珊瑚,「就是不折不扣的天然地震紀錄器!」
過去數年,台大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佛烈德泰勒 (Fred Taylor) 共組研究團隊,利用小環礁珊瑚化石和珊瑚礁階地的發現位置,利用「珊瑚鈾釷定年技術」,計算珊瑚化石年齡,鎖定西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西側雷諾加島 (Ranongga Island),在珊瑚化石中發現過去4000年來比較完整的古地震事件,大約500到1000年發生1次,其成果也撰寫論文,上月底獲《自然通訊》國際期刊認可刊登。
沈川洲認為,雖目前已有的證據顯示,如果板塊間相互運動模式不變,近期內當地發生誘發強烈海嘯,直接威脅該區域居民的規模8.0以上地震,機率不高。但台灣附近地殼活動激烈,地震頻繁,本島與離島也有許多珊瑚礁,未來將應用這些珊瑚重建史前地震,已在墾丁外海、核三廠附近找到一處合適地點,將深入研究找出強震發生頻率。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佛烈德泰勒教授進行小環礁珊瑚取樣。(沈川洲提供)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右)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佛烈德泰勒(左)一起參加國際會議。(沈川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