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白色恐怖下的寶島夜船 紀錄「反共義士」故事

公視推出紀錄片《寶島夜船》,敘說「反共義士」陳松變成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故事。(圖由公視提供)

公視推出紀錄片《寶島夜船》,敘說「反共義士」陳松變成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故事。(圖由公視提供)

2015/03/23 22:13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戒嚴時期,從中國偷渡來台的人士一律被冠上「反共義士」,這個被國民黨政府特別發明的名詞,隨著時代走進歷史,當時許多「反共義士」來台後或受禮遇、或冷落。公視於明日播出由劉吉雄執導的《寶島夜船》,以鏡頭紀錄一個當年渡海來台的「反共義士」陳松,後來卻被控是匪諜、淪為白色恐怖階下囚的生命故事。

23歲的浙江青年陳松,與結拜的7個兄弟跟小妹,在1965年時共駕一艘小漁船輾轉來台,當時媒體紛紛以「八仙過海」宣傳其冒險行動,豈料曾參加過共青團、並擔任民兵文書的陳松來台不到3個月,就被國民黨政府指控為中共派遣來台的情報人員,而被以叛亂罪遭求刑6年,原本夢想中「白米吃不完的寶島」,一夕變色;另一方面,陳松在故鄉所留下的雙胞胎女兒,也因父親「出海投敵」,在文革被打為黑五類,無法求學成為文盲。

以另種面向紀錄白色恐怖的導演劉吉雄感嘆,大部分國人都將「白色恐怖」、「228事件」當做歷史名詞,甚至認為都已平反,何必再去深究,「追根究柢,僵化的歷史教育,讓年輕人都變為『政治受難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