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遞對話橄欖枝 球拋向對岸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當選成為台灣首位女性總統,上萬名支持者齊聚蔡英文全國競選總部外,現場瀰漫著歡欣鼓舞的氣氛;加上民進黨立委選舉開出紅盤,當蔡英文開完國際記者會,以總統當選人之姿現身演說時,「蔡總統!」「總統好!」的歡呼聲響徹雲霄,氣氛「High」到最高點。(圖:記者羅沛德,文:記者涂鉅旻、蕭婷方)
記者鄒景雯/特稿
蔡英文當選第十四任總統,早在不少台灣人的意料之中,這麼多年來,對台工作「入島入戶」的中國,對此選舉結果,當然也早有心理準備。
面對台灣第三度政黨輪替,特別是民進黨再次執政,崛起的中國多的是工具可以「修理」台灣,但值得對岸領導人習近平與中南海決策圈取捨的是:究竟該國對台的目標是什麼?簡單的說,兩岸關係應該朝著正常化方面持續發展?抑或過去累積的種種不惜悉數歸零、一筆勾銷?
這是一個基本邏輯問題,不同的目標,就牽涉到必須採用不同的手段,這個抉擇,不僅兩岸雙方切身,國際社會也全都在看。選後第一時間,華府循往例,本週即將派出兩路特使,分別來到台北與北京,促進對話、穩定區域,可見此間的和平,一向是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相對於台灣,看似操縱主動權的中國,其實是在世界棋盤上博弈,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現實,必須實事求是。
尤其,當台灣的民主發展逐步茁壯,政黨輪替日益常態化,國民黨這次更出現有史以來首度行政、立法雙輸,其在台政治能量面臨空前的潰散,導致自二○○五年搭建至今的「國共平台」,即使不被消滅,其「牽制」民進黨的效用也已經大失。
拉藍打綠策略遭到破解
在這些新形勢之下,整整十年,北京十分順手於拉一個(國民黨)打一個(民進黨)的一貫對台策略,業已在台灣民意的改變下,自然地遭到破解;下一步,繼續墨守成規,必定撞牆。
選前,國共倉促成行的「馬習會」,即是試圖要利用這任總統的最後剩餘價值,鞏固住一些兩岸交流的規矩,但一月十六日的大選結果揭曉,國民黨的慘敗,顯示這種作法並不為台灣多數選民所認可,習近平政權今後要如何的靈活權變?需要時間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老路」絕對是行不通的。
台灣投票前夕所發生的周子瑜事件,就是典型的「老路」,其對兩岸關係的重創,驗證「兩岸一家親」的虛妄,遠遠超過當年朱鎔基的對台罵戰。中國若要修復,必須理解:這傷害恐怕花再多的氣力都將難掩裂痕。
在台灣這邊,新當選的蔡英文,親抓兩岸情勢的處理;投票前,她已再三表示選後將透過各種形式與中國大陸溝通,表示了友善睦鄰的態度,投遞了希望對話的橄欖枝,等於已經把球拋向對岸。選後的此刻,除保持各種溝通管道的暢通,很大的關鍵是習近平是否接球,以及究竟如何回球?
中國將施壓蔡就職演說
所謂的溝通管道,如今在北京,真正執掌對台工作的是「習近平核心」,國台辦僅是下屬的執行單位,前者是決策單位,後者是傳話角色。對岸的一條鞭肯定是要押著蔡英文在五二○就職演說時,對一個中國問題給個說法,因此未來四個月,各種可能的先期磋商,勢必會在水面下不斷接觸,美國也一向樂於「介入」;但是與十六年前陳水扁的處境明顯不同,這次的壓力,台灣並不會比較多。
周子瑜事件重創兩岸關係
外在因素減緩,是美中大環境改變的產物,同時在台灣內部,最新選票已經明示:新一波的中台關係重新思索,正方興未艾,這個民意走向,正值關鍵的十字路口,「習近平核心」需要注意這個勢頭,類似周子瑜事件的嚴重性,都會將台灣民眾推向愈行愈遠的轉折點,終致不可逆轉,這絕對是對台工作的大挫敗。
在此情況下,寄望蔡英文五二○演說要多麼如何如何,勢必構成兩難,因為,一個剛上任的總統,正準備摩拳擦掌收拾國內各種殘局,包括提振經濟的考驗,這時候,她需要雄厚的民望為後盾,總不能未試鶯啼前,就因為一篇演講稿打壞了其與支持者之間的基本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