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30年前 老蔣「崩殂」 帝王級葬禮

2005/09/21 06:00

記者王貝林、羅添斌╱特稿

蔣中正總統在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於台北市郊的士林官邸過世,當時行政院隨即宣布四月六日起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國喪」,國喪期間軍公教人員一律著素服,並配戴寬二吋半的黑紗,為蔣中正戴孝。

當時更規定彩色電視畫面一律改為黑白,全國停止娛樂、宴會及各項慶祝集會三十天,後來因為停止娛樂三十天影響太大,才改至四月十六日蔣中正移靈為止,但為表舉國哀悼,四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則是禁屠三天。

蔣中正過世後,四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國父紀念館特別設置靈堂,供人民排隊瞻仰遺容,各公私立機關均布置禮堂供民眾前往跪拜,各級學校也要求學生輪流到校內搭建的禮堂敬禮哀悼。

四月十六日移靈大溪陵寢時,全國人民就地肅立致哀一分鐘,從台北到大溪六十二公里,二百多萬人沿途設案路祭、跪拜迎送,甚至不乏榮民、榮眷哭倒在地,如喪考妣;而凡是不合喪悼氣氛的廣告都拆除,交通路口則搭建牌樓,甚至包括醫院等多數行業全都停止營業;當時政府對外發言,也均以「崩殂」、「陵寢」、「謁陵」等帝王級的語句形容。

移靈大溪後,全民前往瞻仰遺容者更是絡繹不絕,不少公家機關、村里單位也爭先恐後,集體整隊帶往大溪「謁陵」,有的是用公假,有的是用公款包遊覽車,造成大溪慈湖外每天排隊人潮蜿蜒如龍的盛況。

為了配合當時的政治氣氛,凡是不配合政府政令的活動一律都要取締,包括學生若在此時偷偷辦舞會,一經查獲,學校均會記過處分,但儘管如此,民間娛樂活動仍然在高壓氣氛下進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